散人心,小侄肯定是当不了太子的。
小侄不过一庶出,养在母后膝下才勉强占了个嫡子位,燕王又不想坏了父皇中兴汉室的大计,故而放弃了与小侄争执太子位。
父皇在时,燕王不会觊觎太子位;可一旦父皇仙逝,燕王又岂会没有想法?以前燕王只是将,也没有封国。
如今不同,父皇不仅将新城郡划给了燕王暂代为封国,更是以燕王为扬州刺史、江淮都督,孙权的那几万大军及麾下文武都归燕王调遣。
换而言之:如今的燕王,已经实际上取代孙权成了新的吴王,新的江东之主!而小侄只是个没有军威的监国太子!
假以时日,燕王破了寿春,又北上徐州,就有了西楚霸王的基业,强盛之势,无可匹敌,今后再横扫北方,北方士民是奉燕王为尊还是奉小侄为尊?
今后燕王若有骄矜之举,小侄是惩戒还是不惩戒?若是惩戒,小侄就是刻薄寡恩忘了燕王的功劳;若是不惩戒,又与历朝以来外戚专权有什么区别?
三叔,这一次,小侄必须立下大功,而且一定要抢在燕王夺取寿春之前,先一步拿下鲁阳和许县!
只要小侄有了威望,就能镇得住燕王和公卿百官!”
刘禅“斩钉截铁”,说得仿佛跟真的似的!
虽然是有意骗张飞,但刘禅这话也是刘封教的。
君王一定要有威望,这一直都是刘封坚持的观点,故而才会想方设法的助刘禅提高威望。
让刘禅带着诸葛亮等人北伐陇右如此,这次让刘禅去宛城也是如此,目的都是为了协助刘禅提高军威。
刘封虽然也要权,但更侧重于名。
故而刘封会一心致力于军争,力求能早日灭掉曹魏中兴汉室。
然而刘封毕竟也是个人。
是人就可能有意外。
或许刘封的气运会让刘封尽可能的规避意外,但谁也说不准刘封会不会忽然阵亡或病逝。
万一中道崩殂而大业未成,刘禅又没有足够的威望震慑文武,又让某个叫谯周的对刘禅贴脸输出“仇国论”。
到了最后,又是三家归一晋,让世家门阀摘取了最后的胜利果实,刘封这些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狡兔尚且三窟。
一向多狡诈的刘封自然也不会例外。
若刘封的气运能让刘封活到统一,自然是最好的;若活不到,刘封也是需要继承人的。
毕竟。
刘封也快四十了。
张飞听得将信将疑,又见刘禅一脸的“真”,不由暗暗疑惑:难道,真是我多心了?
另一边。
吴懿再次来到燕王府,将刘禅欲亲临宛城且张飞也支持出兵一事告知刘封,希望刘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