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很多专业歌手来了都不一定能赢,毕竟这歌还占了新歌首发的优势。
经过陈平一役后,余惟的热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没有什么明确性指标,但此时的他显然已经有了上桌的资格。
他的新歌被一堆人围观,在这种情况下,能打得过《泡沫》才有鬼。
这次跑来凑热闹的大佬非常多,甚至有好几个成名已久的老艺术家,显然都是被余惟敲山震虎震出来的。
[李秉文:技术层面很有嚼头,这小姑娘不简单啊,音域从E3到E5,整整两个八度,这在华语流行女歌手中是中上水平。
最难得的是她在A4-D5这个黄金音区的强咬字能力,虽然情感不足,最后那个E5高音突破,听得我头皮发麻。]
小姑娘是吧?
要不是知道这位年纪大,余惟都快以为他是串子,连AI都不知道,可想而知有多老。
但要说他老糊涂了吧,这位的耳朵是真好使,七老八十呢还能听出来音域……
歌的模板是余惟唱的,AI模型是余惟调的,四舍五入也是在夸他。
[叶晟禹:编曲也很有想法,开头那段旋律轻柔得像泡沫初生,随着歌曲推进逐渐攀升,到副歌时陡然跌落,完美模拟了泡沫破裂的瞬间。
这种旋律设计与歌词内容的高度契合,没想到几十年后的今天,能在年轻歌手中听到这样成熟的作品,真是欣慰。]
一群老艺术家团建来了,一个发完另一个转发,再带上一条自己的评论,跟接龙似的。
[龚依柔:作为写词人,我最欣赏这首歌的情感真实性和哲理性,歌词用“泡沫”和“花火”这两个意象,精准象征了爱情初期的绚烂与短暂。
“你所有承诺,全部都太脆弱,而你的轮廓,怪我没有看破”,这几句写得太妙了,道出了爱情中人们被表面承诺蒙蔽,忽视对方真实性格的普遍现象。]
按理来说,陈平80年改变时间线,很多老艺术家应该还在,但余惟似乎也没看到几个有印象的。
可能娱乐圈被陈平搅的天翻地覆,很多大佬的人生轨迹都被他搅乱,泯然众人矣了。
娱乐圈和网文圈有一点一样,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想必现在这些有名有姓的大人物,都是学陈平学的比较像的。
随人学人成旧人,自成一家始通真,他们在别人的阴影下搞艺术,能超过人家才怪……
这么一看陈平似乎并不是所谓的领军人物,反而是娱乐圈带恶人才对。
虽然短时间带动了文娱事业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反而成了一种枷锁,有时候过度领先时代,本就是在揠苗助长。
这可能不是他的本意,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就好像,他开了一个所谓的速成班,当时大家跟着学成绩突飞猛进,结果升学一看,基础没打牢……
如此一来,余惟从地球上拿出来的文艺作品没有他的影响,反而才是唯一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