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她先仔细检查了所有器材,然后开始组装实验装置。她的动作流畅而精准,完全不像一个高中生。
当其他考生还在手忙脚乱地连接电路时,林乔已经开始记录第一组数据了。她不仅用了常规的测量方法,还巧妙地利用实验室提供的有限器材,设计了一个辅助装置来减小误差。
“老师!”突然有考生举手,“我的电流表好像不准。”
监考老师走过去检查后,无奈宣布:“第三组器材的电流表确有故障,使用这组器材的同学可以申请更换。”
不幸的是,林乔用的正是第三组器材。但她并没有慌张,而是举手道:“老师,我可以不需要电流表完成实验吗?”
在监考老师惊讶的目光中,林乔改用纯机械方法继续进行测量。她精准地测量摆锤周期,巧妙地利用弹簧振子,甚至用自己的手表作为计时工具——这是她从郑老那里学来的土办法。
当林乔第一个提交实验结果时,主考官特意看了看她的数据记录:不仅测量结果精确,误差分析也做得极为专业。
“同学,你以前做过类似实验?”主考官忍不住问。
林乔谦虚地低头:“在学校练习过几次。”
返程的班车上,王老师难掩兴奋:“林乔,听说你实验环节表现很出色?好几个监考老师都夸你呢!”
张志强也佩服地说:“你真行!我当时慌得手都抖了。”
林乔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不仅是为梦想奋斗的价值,更是能够在这个时代发光发热的价值。
三周后,竞赛结果公布。林乔获得全省二等奖,是学校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
校长亲自在周一升旗仪式上表扬了她:“林乔同学为我们学校争了光!希望同学们都能学习她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下课後,王老师把林乔叫到办公室,神秘地笑着:“有个好消息。省理工大学的招生老师听说了你的竞赛表现,特意来信询问你的情况。如果你高考成绩达标,他们愿意优先录取你到航天相关专业。”
林乔愣在原地,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省理工大学!那可是全国航天研究的重镇啊!
“谢谢老师!我一定更加努力!”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那天晚上,林乔在日记本上工整地写下:
“今天,我离星空又近了一步。重力加速度g=9.8/s2,这是地球对我的牵引,也是我要挣脱的力量。终有一天,我会跨越这个数字,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煤油灯下,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物理竞赛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但她已经准备好了,就像准备好挣脱地球引力的火箭,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