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林乔半真半假地解释,“一些军事知识,对未来的预感...就好像有另一个人在我脑子里说话。”
出乎意料的是,林浩似乎接受了这个解释:“难怪...你就像变了个人。但这些知识对我们很有用,特别是在眼下。”
他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有几个学生私下讨论,觉得你可能是...天赐的抗日奇才。”
林乔哭笑不得:“什么奇才,只是比大家多想一点罢了。”
“不,”林浩认真地说,“你的很多想法超前于这个时代。比如你提出的‘全民游击战’理念,还有对日军战术的预判...这救了很多人的命。”
他站起身,郑重地说:“不管你是谁,从哪里来这些知识,请继续帮助我们。国家需要每一个能贡献力量的人。”
林浩离开后,林乔陷入沉思。她意识到,自己在这个时代的存在已经改变了原着情节。青龙寨没有像书中描写的那样被日军剿灭,而是转移到了秘密基地,保存了有生力量。
但这种改变能持续多久?坂田部队仍在疯狂搜寻他们的下落...
几天后,侦察小队带回令人不安的消息:日军正在强征民夫,在大青山地区修建公路和据点,显然打算长期驻守。更糟糕的是,他们开始实施“连坐法”,一个村子窝藏“土匪”,整个村子都要遭殃。
“昨天,张家店全村被烧光了,就因为有人偷偷给游击队送粮。”侦察兵悲愤地报告,“老人孩子都没放过...”
营地里弥漫着愤怒与无助的气氛。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三当家红着眼睛吼道。
“但正面对抗等于自投罗网。”二当家摇头。
林乔沉思良久,突然抬头:“不对...日军这一招不只是为了抓我们,更是要断绝我们与百姓的联系,让我们变成无根之木。”
她看向林雄飞:“爹,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之—更加紧密地联系群众!”
“怎么做?现在百姓都怕被连坐。”林浩问。
“化整为零。”林乔眼中闪着光,“组建小分队,分散到各个村庄,帮助百姓生产劳动,同时宣传抗日。让百姓明白,我们不是土匪,是保护他们的子弟兵!”
林雄飞皱眉:“太危险了!一旦被发现—”
“正因为危险,日军才想不到我们会这样做。”林乔坚持,“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情报网络,提前获知日军动向。”
经过激烈讨论,这个大胆的计划最终被采纳。由土匪和学生混编的若干小分队开始秘密潜入周边村庄。
效果出人意料地好。起初百姓充满恐惧和戒备,但当看到这些“土匪”真正帮他们干活、治病、甚至教孩子识字后,态度逐渐转变。许多青年主动要求加入队伍,情报也源源不断传来。
一个月后,青龙游击队(他们已改名)不仅恢复了元气,还发展壮大到两百余人,活动范围扩大到大半个山区。
然而,危机也随之而来。
一天,林浩带领的小分队在李家村活动时,突然被日军包围。幸亏村民及时报信,他们才从地道逃脱,但两名队员不幸被捕。
审讯室里,坂田一郎亲自审问。酷刑之下,一名队员壮烈牺牲,另一名却贪生怕死,吐露了秘密营地的位置和兵力情况。
“只有两百多人?躲在鹰愁涧?”坂田看着地图,冷笑一声,“难怪搜了这么久找不到。”
他转身对副官下令:“调集所有兵力,兵分三路,夜袭鹰愁涧!这次要一网打尽!”
幸运的是,这一情报被潜伏在日军内部的眼线及时传出。当信鸽带着警报飞回基地时,离日军计划进攻只剩不到十二小时。
“立即转移!”林雄飞果断下令。
但问题在于—往哪里转移?寒冬将至,山上已经开始下雪,大批人员野外生存极其困难。
“我知道一个地方。”林乔再次语出惊人,“北面三十里,有个废弃的煤矿矿井,巷道复杂,可以容纳所有人,而且易守难攻。”
众人惊讶地看着她—这个连老土匪都不知道的地方,她又是从哪里得知的?
林乔无法解释,只能坚持:“相信我,那里是我们的唯一生路。”
时间紧迫,别无选择。全体人员立即收拾必要物资,连夜向北转移。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