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的是儿子的才华得到认可;忧虑的是这种\"离经叛道\"的学问可能给他带来非议甚至危险。
\"爹,为什么三角形内角和等于两直角?\"晚饭后,小树突然问道,\"徐先生说这是不证自明的公理,但我总觉得应该有个更深的原因...\"
林乔哑然。他从未想过这类问题,传统教育强调的是记忆和模仿,而非追问为什么。看着儿子渴求知识的眼神,他深感传统学堂已经无法满足这个孩子了。
\"这个问题,爹也不清楚。\"他坦诚相告,\"不过安东尼奥先生说,番邦的大学里有专门的数学教授,或许他们知道答案。\"
\"那我以后要去番邦的大学!\"小树宣布,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个宣言让林乔既欣慰又心酸。欣慰的是儿子有如此远大的志向;心酸的是以目前的国策,出国求学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除非开海政策持续深化,中外交流成为常态。
就在林乔为翻译馆和小树的成长忙碌时,一个坏消息从东南传来:两艘商船在琉球附近遭遇\"倭寇\"袭击,损失惨重!更蹊跷的是,据幸存者描述,那些\"倭寇\"操着流利的汉语,甚至穿着大明水师的制服。
\"这是有人假扮倭寇!\"林乔一拳砸在案几上,\"目的是制造开海引祸的假象!\"
\"007,分析袭击事件的异常点。\"他冷静下来后命令道。
\"袭击时机可疑,目标选择精准,行动方式不符合倭寇常规模式。\"系统迅速回应,\"87%概率为内部人员策划,建议重点排查反对开海的利益集团。\"
林乔立即想到了庆王。这位王爷自从被罚俸后一直怀恨在心,而他的封地就在福建,完全有能力策划这样的阴谋。但缺乏确凿证据,贸然指控只会引火烧身。
他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上书皇帝,请求加强海防,保护商路;另一方面密令陈德昌等海商留意可疑人员,收集证据。
朝堂上,反对派果然借机发难。孙侍郎联合多名官员上奏,声称袭击事件证明开海政策\"招致外患\",要求立即重新禁海。
\"陛下!\"林乔据理力争,\"此次袭击诸多疑点,显系有人蓄意破坏。若因噎废食,岂不正中奸人下怀?\"
\"林大人此言差矣!\"孙侍郎冷笑,\"若非开海,何来此祸?祖宗禁海,自有深意!\"
双方唇枪舌剑,争执不下。年轻皇帝听得眉头紧锁,最后决定:海贸继续,但增派水师护航,同时严查袭击事件。
这个决定勉强保住了开海政策,但林乔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查明真相,下一次袭击就可能彻底改变皇帝的立场。
回到吏舍,林乔发现小树正和几个同窗在院子里摆弄一个奇怪的装置。走近一看,竟是一个用竹片和丝线制作的简易几何模型。
\"爹!\"小树兴奋地招手,\"我们在做正十二面体!徐先生说这是柏拉图认为的宇宙基本形状之一!\"
看着儿子闪闪发亮的眼睛,林乔暂时忘却了朝堂的烦恼。这个孩子代表的是未来的希望,无论阻力多大,他都必须坚持开海和西学引进的道路。
\"大人,有密信。\"林柏悄悄递上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函。
信是陈德昌写的,说在福建发现庆王府的人与一些退役水师官兵频繁接触,而这些人恰好与袭击事件的时间地点吻合!
\"终于露出马脚了...\"林乔眼中寒光一闪。他立即写了一封密折,将线索详细呈报皇帝。同时,他命令007系统全力分析所有相关情报,寻找决定性证据。
三天后,一个意外突破出现了。小树在跟安东尼奥学习时,偶然听到几个佛郎机商人谈论曾在福建海岸看到\"假倭寇\"训练。
\"他们说那些人白天躲在岬角后面,晚上才出来活动。\"小树认真地转述,\"还说领头的是个脸上有疤的大汉,右臂刺着一条龙。\"
这个描述与陈德昌提供的线索完美吻合!林乔立即派人核查,很快锁定了一个叫龙四的退役水师千户——此人正是庆王府的护院教头!
铁证如山,林乔不再犹豫,联合张御史上了一道措辞严厉的奏折,弹劾庆王\"指使部属假扮倭寇,破坏海贸,欺君罔上\"。
皇帝震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