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他们说'岛主'什么的...\"林柏压低声音,\"大人,汪家莫非勾结倭寇?\"
林乔眼中精光一闪。本朝严禁民间私藏兵器,更别说与倭寇往来了。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若能坐实此事,不仅盐改危机迎刃而解,还能为国家除去一大害。
\"不要打草惊蛇。\"林乔立即下令,\"去找张御史,就说我有要事相商。另外,派人盯紧汪家的一举一动!\"
次日深夜,张御史秘密来到林乔书房。听完汇报,这位铁面御史也难掩兴奋:\"此事若真,当为国家立一大功!我即刻安排都察院精锐,配合你行动。\"
三天后,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汪家大宅被官兵团团围住。当林乔和张御史带人冲入内室时,汪兆铭正与几个倭寇头目把酒言欢,桌上还摊着沿海布防图!
铁证如山,汪兆铭当场瘫软在地。连夜审讯后,这个盐商巨贾不仅供出了私通倭寇的罪行,还吐露了多年来贿赂官员、操纵盐价的种种黑幕。更令人震惊的是,名单上赫然包括孙侍郎和已经致仕的卢文焕!
这一案件震动朝野。皇帝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彻查盐商集团。借此东风,林乔再次上书,力陈盐政改革势在必行。这一次,再无人敢公开反对。
\"林卿前番所奏,朕深思之,确为良策。\"皇帝在乾清宫单独召见林乔时,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即日起,全面推行新盐法,卿全权负责!\"
\"臣领旨。\"林乔深深叩首,心中却没有多少喜悦。这场胜利来得太过惊险,若非偶然发现汪家通倭,改革可能已经夭折。这让他深刻认识到,在利益交织的官场,单有皇帝的信任还不够,必须有足以制敌的杀手锏。
盐改重新启动后,进展出乎意料的顺利。没有了汪家这个领头羊,其他盐商纷纷接受招标新制。更可喜的是,随着良商进入,盐价不升反降,质量却提高了,百姓交口称赞。
\"一条鞭法\"也在直隶地区重新推行,并逐步扩大到周边省份。赋役合一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而国库收入反而稳步增长。到了夏收时节,改革成效已经初步显现,连最顽固的守旧派也不得不承认林乔的能力。
这天,林乔正在衙门审核各地报来的新政成效,通政司送来一封特殊公文——广东市舶司奏报,有佛郎机(葡萄牙)商船请求扩大贸易,愿意以高出市价两成的价格采购生丝和瓷器。
\"佛郎机人...\"林乔若有所思。他在青山县时就听说过这些来自遥远西方的商人,他们驾驶巨大的帆船,带来各种奇珍异宝。可惜本朝海禁森严,只在广州一地允许有限贸易。
\"007,调取近年海外贸易数据。\"他心血来潮地命令道。
系统提供的数据让他大吃一惊:仅广州一地,官方许可的贸易额就高达每年数百万两白银!若开放更多港口,引入更多外商...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林乔脑海中形成:何不奏请开放海禁,允许沿海商民出海贸易?这不仅能增加国库收入,还能促进百业兴旺。当然,他知道这将触动比盐商更强大的利益集团——那些靠垄断对外贸易获利的权贵和保守派。
正当他沉思之际,小树兴冲冲地跑进来:\"爹!看我从李兄那里得到什么?\"孩子手中捧着一个精巧的铜制物件,上面有指针和复杂的齿轮。
\"这是...\"
\"李兄说是他爹从佛郎机商人那里得来的'自鸣钟',能自动报时呢!\"小树兴奋地演示着,\"爹,佛郎机人怎么会有这么精巧的东西?他们是不是特别聪明?\"
林乔接过这个异国奇物,心中震撼。一个小小的计时器,工艺竟如此精湛,远超本朝水平。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开海的念头——固步自封只会落后,唯有交流才能进步。
当晚,他彻夜起草《请开海禁疏》,详细论述开放海贸的利处和具体措施。写完后,他没有立即上呈,而是先请张御史过目。
\"林大人,此议甚好,但...\"张御史看完奏折,面露难色,\"海禁乃祖制,触动更大。眼下盐改初定,是否操之过急?\"
林乔明白这是忠告。是啊,刚刚经历一场恶战,确实不宜立即开辟新战场。他将奏折锁入抽屉,决定等待更成熟的时机。
机会比预想的来得快。七月初,皇帝突然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