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但出乎意料的是,内环的宇宙区域并非是完全的真空,由于大环重力小,环内那极其稀薄的空气逸散到了中心区,这些空气成为了恒星型氢弹完全释放威力的最佳载体。
最后的恒星型氢弹砸向了吞食舰队最密集的区域,核爆发生后,吞食舰队像被巨神之锤砸中的玻璃工艺品四散纷飞。
稀薄空气造成的冲击波以高超音速蔓延,不断冲击向吞食舰队。
除了核爆中心直接被泯灭蒸发的吞食战舰,大量处于非核火球区域的吞食舰队也遭遇了损伤,这种核火球甚至点燃了内环宇宙空间稀薄的大气层,形成了席卷整个宇宙空域的等离子火焰风暴,尽管火焰风暴只持续了很短一段时间,但仍然将大批的防护薄弱的轻型宇宙战舰焚烧殆尽。
恐龙战舰群的规模虽然庞大,但良莠不齐,对于空爆核弹造成的电磁干扰以及冲击波损伤防护能力,远远比不上人类的制式太空战舰。
最关键的是,氢弹的烈焰同时点燃了大量轻型恐龙战舰的燃料库,成千上万的小型核爆殉爆也发生了,这种多米诺骨牌似的殉爆浪潮,使得内环宇宙空间不再有绝对“安全区域”,稀薄空气造成的冲击波与小型恐龙战舰的殉爆火焰,迅速填满了这直径4万公里的宇宙空间。
当所有的恒星型氢弹余晖消散时,清澈的太空已经变成了一片灰黑色的混沌,时不时有恐龙战舰的残骸坠向大气层,在内环各个区域上演了第二场流星雨。
曾经遮天蔽日的舰队,如今只剩下大型的恐龙战舰苟延残喘,小型的战舰譬如翼龙级侦查舰、迅猛龙突击艇等战舰,均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天空上,只余下大体积的腕龙级母舰、暴君级战斗舰、剑龙级火力支援舰顽强的漂泊在了太空之中。
以[自然选择号]为首的先遣舰队,所取得的战果,要远远超出第2次柯伊伯带的战役,人类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都很难打出如此恐怖的战损比了。
将所有的几十万艘巨型舰队堆积在这小小的直径只有4万公里的狭小宇宙空间里,是不可饶恕的战略错误。
天空早已不再是天空,而是一片舰队形成的沸腾的炼狱火海。
这片太空火海预计将会持续一个月左右,直到吞食巨环驶离这一片宇宙空间将‘肚子’里的这些战舰群全部甩到后面,这些战舰火海才能在宇宙的阴冷中渐渐熄灭。
到这里,人类舰队对吞食帝国的第一阶段打击作战,才算彻底完成!
在此轮打击中,吞食舰队损失重大。
约10%的力量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彻底湮灭在了恒星型氢弹的光辉下。
约32%的力量遭受了冲击波以及友舰殉爆以及后续火海的严重损伤,基本失去了航行能力。
约50%的力量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绝大多数战损数量是是轻型恐龙战舰组成的,如迅猛龙级、翼龙级、小三角壁垒级、这些轻小型战舰同样很难参与后续作战。
约8%的力量,以腕龙级(航母型)、暴君级(战列型)、剑龙级(导弹型)、大三角壁垒级(肉盾)四大力量为主的战舰,总数约六万艘主力战舰,受到的损伤较少,仍然可以跟随巨环后面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