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形似传统红心砖块,装载了包括不限于雷达系统(用于探测人类舰艇、小行星等目标的位置)、光学望远镜(通过可见光观测远距离目标)、红外探测器(感知黑暗环境下目标的热辐射源)等等。
但实际上这些探测设备能够取得的作用有限,相比之下,人类恒星级战舰标配的传感器阵列则更加先进,包括磁场、引力场传感器等。
翼龙级侦察舰作为恐龙舰队的辅助舰,基本上是充当其他战舰的观察员角色,唯一可以用于自卫的星际导弹,装载的还是化学炸药,威力和推进都十分有限。
【剑龙级火力支援舰】恐龙版本的武器库战舰。
舰体表面密布着棘刺状的发射巢,形似剑龙的背甲,装载着大量的星际导弹,星际导弹弹头均为小当量核弹头,一艘剑龙级火力支援舰约包含100发星际导弹。
由于恐龙们没有点出电磁炮技术,因此剑龙级火力支援舰在舰尾还配备了两门具备恐龙科技特色的[星际液态加农炮],加农炮将液态金属以超高温高速喷射而出,不过射程仅10万公里(超出这个距离液态金属炮弹会在低温真空下自然解体),在太空战中属于近身肉搏武器,在属性上被电磁动能炮全面压制。
【迅猛龙级突击艇】恐龙刺刀。
如同缩小版的流线型匕首,艇身仅100米长,在恐龙中属于绝对的袖珍存在,如此小的舰体却搭载着和翼龙级侦查舰同级别的发动机,最大推进光速可以达到3%,有能力可以快速扑向前进三状态下的恒星级战舰以及绝大多数行星级战舰。
在武器配比上,这些恐龙突击艇则主要装备了近距离激发脉冲炮,有能力击穿行星级战舰的舰体防护,但这种小战舰的缺陷也极为明显,人类舰队的任意形式的武器,都可以对这种小战舰进行毁灭性打击。
人类的太空无人战机,有能力在量子计算机的算力下,对这些小东西进行拦截。
【暴君级战舰】恐龙的主力战斗舰。
吞食帝国舰队的主力,体积等同人类的恒星级战舰,最大航速为1%光速,外形酷似放大万倍的暴龙头骨,拥有伽马射线激光、星际核导弹、次声波震荡弹在内的三位一体武器系统,实际战力略逊于人类的行星级战舰。暴君级内部可容纳500只战斗恐龙。
暴君级战舰也是能够协调所有恐龙战舰的存在。
在柯伊伯带战役中,曾有暴君级战舰协同三角壁垒级防御舰与迅猛龙级突击艇组成先攻阵型、配合腕龙级母舰和剑龙级火力支援舰的后方战舰,在翼龙级侦察舰的引导下爆发了强大战力,一度威胁了一艘误入敌阵的人类恒星级战舰。
当然,这支小型暴君作战舰团,最终被铺天盖地的电磁炮弹完全砸碎了。
舰队国际会议发言人,在分析完这些恐龙战舰之后总结道:
“恐龙的战舰体系其实发展的很完善,走的是功能分类,协调作战路线,有点类似人类在21世纪初的航母作战体系。
而我们人类走的则是单体战舰体系,一艘恒星级战舰,哪怕是在没有任何后勤支援的情况下,仍然拥有着强大的战力和续航能力。
因此,强大的人类战舰,对恐龙战舰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