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气:
“我当初教张角医术,是想让他救民,没想到他竟起兵造反,连累这么多百姓受苦。我该如何是好?”
“天道自有定数,”
竺法兰说,
“张角的黄巾军虽声势浩大,却缺乏谋略,且内部矛盾重重,迟早会败。施主若想赎罪,可往冀州去,那里有位姓刘的将军,心怀仁善,日后会成为一方诸侯。你若能助他,或许能减少些战乱之苦。”
南华点点头。
他想起之前在沂蒙山时,曾救过一个姓刘的少年,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叫刘备,当时还觉得他只是个普通的皇族旁支,没想到竟会是竺法兰说的人。
离开白马寺时,天色已经暗了。
南华刚走出寺门,就看见远处的皇宫方向燃起了大火,映得半边天都红了。
他知道,洛阳的乱,才刚刚开始。
南华往冀州去的时候,黄巾军和官兵正在广宗城打得不可开交。
张角亲自坐镇广宗,张宝、张梁在城外布下大阵,把官军主帅皇甫嵩困在了城里。
南华刚到广宗城外,就被黄巾军的士兵拦住了。
士兵见他穿着普通,背着个布囊,以为是奸细,就要把他拉去砍了。
正好张宝路过,见了他赶紧喝止:
“这是南华仙长,快放手!”
士兵们吓得赶紧跪下,张宝上前恭敬地说:
“仙长,您怎么来了?兄长正到处找您呢!”
南华跟着张宝进了军营,只见营地里到处都是士兵,有的在磨刀,有的在包扎伤口,还有的在烧火做饭,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和烟火气。
张角听说他来了,亲自出来迎接,拉着他的手说:
“仙长,您可算来了!如今皇甫嵩被困在广宗,咱们再坚持几日,就能拿下洛阳了!”
南华看着他,见他脸上满是疲惫,眼里却还是带着之前的火光,忍不住问:
“如今军中粮草还够吗?士兵们伤亡如何?”
张角的眼神暗了暗:
“粮草还能撑半个月,伤亡……倒是有些大。不过没关系,只要拿下广宗,就能补充粮草和兵员。”
南华没说话,跟着他进了中军大帐。
帐里挂着一张地图,上面用红笔标着黄巾军的进军路线,旁边还堆着些书信。
南华拿起一封书信,见上面写着“张曼成将军战死,南阳失守”,心里一沉——他没想到,黄巾军的损失竟这么大。
夜里,南华睡不着,走出大帐,见营地里还有士兵在操练。
他走到一个士兵身边,见他只有十五六岁,脸上还带着稚气,手里拿着一把锈迹斑斑的刀,动作很生疏。
“你为什么要当兵?”
南华问。
士兵愣了愣,说:
“家里闹瘟疫,爹娘都死了,大贤良师说,跟着他能过上好日子,还能报仇。”
“报仇?”
南华问,
“报什么仇?”
“报官府的仇!”
士兵咬着牙说,
“去年官府来收税,我家交不起,他们就把我家的房子烧了,还打了我爹一顿,我爹就是那时候气死的!”
南华看着他眼里的仇恨,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知道,这些士兵大多都是穷苦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才跟着张角造反。
可造反真的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吗?
他想起白天在营地里看到的,有的士兵因为没抢到粮食,就去抢老百姓的东西,还有的将领因为权力争斗,互相残杀——这哪里是太平世界,分明还是乱世。
第二天,南华去找张角,想劝他停手。
可刚到大帐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
“兄长,如今南阳失守,汝南的军队也被打败了,咱们不能再硬撑了!”
是张梁的声音,
“不如退回冀州,养精蓄锐,再图后事。”
“不行!”
张角的声音很激动,
“咱们已经起兵了,就没有回头路!再说,皇甫嵩被困在广宗,只要咱们再加把劲,就能把他打败,到时候就能直取洛阳!”
“可军中粮草已经不多了,士兵们也都疲惫不堪,再打下去,只会白白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