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217章 步练师

第217章 步练师(2 / 3)

空,几只飞鸟掠过宫墙:\"乱世之中,何处又能真正自由?\"

指尖划过诏书上\"选入掖庭\"四字,她想起淮水畔那个逃亡的夜晚,或许命运早在那时就埋下了伏笔。

初入宫时,步练师住在西厢房。

深夜,她常独自坐在回廊上,望着漫天星河。

一日,她正倚栏吹箫,婉转的曲调在夜色中流淌。

忽然身后传来脚步声,她回头,见孙权负手而立,月光为他镀上一层银边。

\"这曲子,可是淮水小调?\"孙权走近,目光温柔。

步练师放下箫,轻声道:\"是家乡的曲子。\"

说起淮水,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伤。孙权沉默片刻,道:\"日后江东,便是你的家。\"

他拾起地上的箫,放在唇边轻吹,不成曲调的音符却让步练师红了眼眶。

建安十五年,步练师被册封为夫人,迁居椒房殿。

红烛摇曳的洞房内,孙权为她揭开红盖头,眼中满是柔情:\"练师,这些年委屈你了。\"

步练师望着他鬓角新添的白发,想起这些年江东经历的风风雨雨——赤壁之战的烽火中,她曾彻夜为他缝制护腕;荆州的明争暗斗里,她学会了在深夜为他研磨出谋划策。

孙权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而她能做的,不过是守好这一方宫室。

椒房殿的日子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孙权的其他妻妾,有的出身江东大族,有的育有子嗣,对这位备受宠爱的步夫人多有不满。

徐夫人仗着母族势力,常在宴会上冷嘲热讽;袁夫人则表面温和,暗中却在孙权面前挑拨。

步练师却从不争宠,每日在宫中读书、作画,或是照顾孙权年幼的子女。

一日,徐夫人因赏赐之事与她起了争执,言语间多有羞辱:\"不过是淮南来的孤女,也敢与我争?\"

步练师静静听完,命侍女端来一盏茶:\"姐姐莫要动气,这是新贡的蒙顶甘露,尝尝可好?\"

她亲手将茶盏递过去,茶汤的热气氤氲了徐夫人惊愕的脸。

这场风波,最终在茶香中平息。

孙权听闻此事,心中对步练师更多了几分敬重。他常对群臣说:\"步夫人贤德,有母仪之风。\"

然而,当立后之事提上日程时,却遭到许多大臣反对。

顾雍等人联名上书,认为步练师出身低微,难以服众。

朝堂上,孙权将奏折重重摔在案上:\"皇后之位,岂是以门第论?\"

步练师得知后,向孙权进言:\"妾身本是乱世孤女,蒙主公垂爱已是万幸。皇后之位,当以社稷为重。\"

她跪在孙权身前,发间的珍珠步摇轻轻晃动,\"若因妾身引发朝堂纷争,才是真正的罪过。\"

孙权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心疼:\"在我心中,你早已是江东之母。\"

这一年的仲夏夜,步练师在椒房殿的花园中种下一株玉兰。

她望着月光下洁白的花朵,想起淮水畔的那个夜晚。

命运的轨迹,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当露水爬上花瓣时,她轻声哼起儿时的歌谣,歌声随风飘向宫墙外的茫茫夜色。

黄龙元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

步练师依旧是夫人,却在后宫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她尽心辅佐孙权,教导皇子公主,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

徐夫人病逝后,袁夫人主动请命协助她管理事务,曾经的明争暗斗化作相视一笑。

朝中大臣渐渐改变看法,称赞她\"贤淑有德,堪为典范\",连张昭都在奏章中写道:\"后宫安宁,实乃步夫人之功。\"

然而,长年的操劳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

赤乌元年的深秋,步练师病倒了。

孙权每日下朝后,都会来椒房殿陪伴她。

看着他紧锁的眉头,步练师强撑着微笑:\"陛下国事繁忙,莫要为妾身耽误了朝政。\"她的手指抚过孙权手背的皱纹,想起初见时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也被岁月刻上了痕迹。

这一日,步练师在病榻上收到兄长步骘从交州寄来的信。

信中说起淮水的变化,说起家乡的故人,还夹着一瓣干枯的野

最新小说: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中年离婚,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第一权臣 禁宫 bl 大明,我来了! 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