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204章 太史慈

第204章 太史慈(2 / 4)

渐少,军心不稳,形势岌岌可危。

太史慈主动向孔融请缨,要求突围求援。

孔融虽然对他的勇气表示赞赏,但也担心他难以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

太史慈却信心满满,他制定了一个巧妙的计划。

第二天清晨,城门缓缓打开,太史慈骑着一匹矫健的战马,手持弓箭,缓缓出城。黄巾军见状,立即警觉起来,纷纷准备迎战。

然而,太史慈并没有发起进攻,而是在离敌军不远处的空地上,悠然自得地练习射箭。

他的箭法精准无比,每一支箭都能射中目标,引得黄巾军争相围观,一时间,敌军阵营中充满了惊叹声。

如此连续三天,太史慈每天清晨都准时出城习射,敌军渐渐对他放松了警惕,不再将他视为威胁。

第四天清晨,当城门再次打开时,太史慈突然策马疾驰,如同一道闪电般冲向敌军阵营。

黄巾军猝不及防,等他们反应过来时,太史慈已经冲入阵中。

他张弓搭箭,箭无虚发,以精湛的箭术洞穿数名阻拦者的咽喉。

敌军顿时大乱,阵型出现缺口,太史慈趁机突围而出,向着平原方向疾驰而去。

经过长途跋涉,太史慈终于抵达平原,见到了平原相刘备。

他言辞恳切地向刘备说明北海的危急情况,请求他出兵相助。

刘备早就听闻太史慈的大名,对他的英勇和忠义深感敬佩。

于是,刘备立即派遣三千精兵,跟随太史慈返回北海。

当太史慈怀揣着救兵返回时,管亥的防线在这雷霆救援下瞬间土崩瓦解。

北海之围得以解除,孔融和全城百姓都对太史慈感激涕零。

这场单骑闯阵的壮举,不仅成就了“太史慈救北海”的佳话,更让天下人见识到这位青年将领的胆魄与忠义,他的名字也因此传遍了大江南北。

兴平二年(195年),天下局势愈发混乱,各路豪杰纷纷崛起,争夺天下。

太史慈辗转来到扬州,投奔了扬州刺史刘繇。

此时的江东,孙策正以破竹之势席卷吴会,其勇猛和谋略令各路诸侯闻风丧胆。

刘繇与孙策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神亭岭,这个原本宁静的地方,即将成为两位豪杰命运的交汇点。

当时,刘繇派太史慈率领少量骑兵侦察敌情。

在神亭岭上,太史慈与孙策率领的十三骑不期而遇。

孙策一方,皆是江东的精锐猛将,以程普、黄盖等人为首,个个身经百战,武艺高强。

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太史慈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单枪匹马直取孙策。

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敌人多么强大,都要勇往直前,扞卫自己的尊严和荣誉。

孙策见太史慈如此勇猛,心中也涌起一股豪情,他亲自迎战。

两人在马背上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兵器相撞,火星四溅。

孙策凭借着过人的力量和精湛的武艺,多次向太史慈发起猛烈攻击;而太史慈则凭借着灵活的身法和高超的技巧,巧妙地化解了孙策的攻势,并伺机反击。

战斗中,孙策瞅准时机,一把夺过太史慈的手戟;太史慈也不甘示弱,奋力扯下孙策的头盔。

这场惊心动魄的单挑持续良久,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却始终难分胜负。

直至双方援军赶到,两人才各自罢手。

神亭岭之战后,孙策对太史慈的武勇与胆色大为赞叹,他四处寻访,希望能将这位劲敌招揽到自己麾下。

孙策深知,若能得到太史慈的辅佐,定能如虎添翼,成就大业。

而太史慈在与孙策的交锋中,也感受到了孙策的雄才大略和人格魅力。

最终,在孙策的诚意邀请下,太史慈归降了孙策。

太史慈归降时,感慨地说出“今所志已从,死亡何恨”,从此,他开启了与孙策携手平定江东的传奇篇章。

在孙策的麾下,太史慈找到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他决心追随孙策,一同开创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归顺孙策后,太史慈成为孙氏集团的核心将领,深受孙策的信任和重用。

建安三年(198年),盘踞在泾县的豪强祖郎,凭借着当地

最新小说: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第一权臣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寒门状元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大明,我来了!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那些年我磨砺过的主角们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