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132章 司马懿

第132章 司马懿(2 / 4)

>

司马懿开始频繁参与军事行动,从幕后走向台前,在对抗外敌的战场上大展身手,逐渐崭露头角。

在对吴作战中,司马懿多次率军抵御东吴进攻。

他深入研究东吴的军事特点,洞察其水军优势与陆地作战短板,制定了稳扎稳打的战略。

在濡须口之战中,面对东吴孙权亲自率领的精锐水师,魏军将士们心中充满了恐惧。

孙权的水师战船高大坚固,士兵们水性娴熟,在江面上如鱼得水。

而魏军大多是北方人,不习水战,面对东吴的水师,心中难免有些发怵。

司马懿深知士气的重要性,他亲自巡视军营,鼓舞士兵们的士气。

他站在高台上,对着士兵们大声喊道:“将士们,我们虽不习水战,但我们有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东吴水师虽强,但他们远离本土,补给困难。只要我们坚守城池,利用地形优势,定能击退敌军!”

士兵们听了司马懿的话,士气大振,纷纷表示要与敌军决一死战。

战斗打响后,司马懿指挥魏军坚守城池,巧妙利用地形设置防线。

他在濡须口周围布置了大量的鹿角、拒马等防御工事,阻止东吴水师靠近岸边。

同时,他派遣小股部队骚扰东吴后方补给线,烧毁东吴的粮草辎重,袭击东吴的运兵船队。

孙权久攻不下,粮草渐乏,军队士气低落。

在一次战斗中,孙权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试图突破魏军防线,却陷入了司马懿的包围圈。

魏军将士们奋勇杀敌,将孙权的部队团团围住。

孙权见势不妙,急忙率领部队突围。

在突围过程中,孙权的战马被魏军的绊马索绊倒,孙权险些被魏军俘虏。

幸好他的部将周泰拼死相救,才使他得以逃脱。

经此一役,孙权深知魏军的厉害,无奈之下,只得退兵。

此役让司马懿声名远扬,在军中威望大增,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魏国上下的一致认可。

而在对抗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北伐中,司马懿更是成为魏国的中流砥柱。

诸葛亮智谋超群,心怀兴复汉室的壮志,北伐初期屡战屡胜,魏国边境告急。

消息传到洛阳,魏明帝曹叡大惊失色,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在朝堂之上,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求和,有的主张坚守,一时难以达成共识。

此时,司马懿站了出来,他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认为诸葛亮虽然智谋过人,但蜀汉国力弱小,粮草运输艰难,难以支撑长期的战争。

只要魏军采取正确的战略,坚守不出,消耗蜀军的粮草,必能击败诸葛亮。

曹叡听了司马懿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任命司马懿为大都督,率军抵御诸葛亮的北伐。

司马懿奉命出征,与诸葛亮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智谋较量。

在街亭之战中,司马懿抓住马谡轻敌冒进的弱点,派张合切断蜀军水源,一举攻克街亭。

马谡是诸葛亮颇为器重的将领,但他刚愎自用,不听从诸葛亮的指挥,擅自将军队驻扎在山上。

司马懿得知后,大喜过望,他亲自率领大军包围了马谡的军队。

张合则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切断了蜀军的水源。

蜀军在山上无水可饮,军心大乱。

司马懿趁机发动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弃军而逃。

街亭的失守,让诸葛亮的北伐计划陷入了困境,他不得不退回汉中。

此役,司马懿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取得了关键胜利,也让诸葛亮对他刮目相看。

此后的多次交锋中,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粮草运输艰难,急于速战速决,便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

无论诸葛亮如何叫骂挑衅,甚至派人送给他女人的衣服,试图激怒他出战,司马懿都不为所动。

他对部下们说:“诸葛亮远道而来,粮草不足,他急于与我们决战,就是想速战速决。我们只要坚守不出,拖垮他们的粮草供应,他们自然会退兵。”

在司马懿的坚守下,诸葛亮的北伐计划一次次受挫。

最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的死讯后,率军追击蜀军,但被

最新小说: 中年离婚,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唐时明月宋时关 大明,我来了!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第一权臣 还说你不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