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洪荒各方势力因诸圣立教、广收门徒而风起云涌之际。
坐镇昆仑山玉虚宫的元始天尊,心情却并不似外界想象的那般舒畅。
他面前云床上,恭敬地立着八道身影,正是他千挑万选。
最终收入门下的弟子:广成子、惧留孙、文殊、普贤、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以及慈航道人。
这八位弟子,个个根脚不凡,福缘深厚,修为也皆是不弱。
然而,元始天尊威严的目光扫过这八位得意门徒,眉头却是不由自主地微微蹙起。
“仅得八人……”
他心中默念,一股难以言喻的滞涩感萦绕心头。
凭借圣人之尊,他早已推演天机,明晰自身阐教欲要气运绵长,道统昌盛。
需有“十二仙”共同镇压,方能圆满无暇,契合天道之数。
可如今,任凭他神念如何遍扫洪荒,符合他严苛标准、且与他阐教有缘的弟子。
明明尚有四位,却偏偏……求而不得。
神念微动,因果线牵引。
那剩余四尊与他有天定师徒缘分的弟子影像便浮现在他心湖之中。
然而,看清他们如今的处境,元始天尊的脸色更是阴沉了几分。
那四人,竟皆已在天庭任职!
其中一位,名曰太乙者,更是在那东海青帝神宫之中,颇得女娲看重!
“天庭……帝夋!”
元始天尊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
若非天庭势大,以其煌煌气运与严密秩序网罗了天下英才,他阐教何至于连天定的十二仙都凑不齐?
一股深深的懊恼与无力感涌上心头。
缺少了这关键的四位弟子,十二仙不全,阐教气运便如无根之木,难以真正稳固圆满,冥冥中阻碍着阐教的发展与壮大。
长此以往,于大道争锋、气运争夺上,必然落于下风。
可他心知肚明,如今想让那四位已然在天庭体制内。
享受着天庭气运与资源加持的弟子叛出天庭,转投他昆仑山门下,无异于痴人说梦。
莫说他拉不下脸面亲自去“挖墙脚”,即便去了,成功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强求不得,唯有另寻他法,或可施加影响,静待时机……”
元始天尊按下心中烦躁,重新恢复那副古井无波的圣人威严。
他目光深邃,望向玉虚宫外翻涌的云海,心中已开始盘算,如何通过洪荒大势的变化,或是一些隐秘的因果布局,来间接影响那几位弟子的选择。
此事急不得,需从长计议。
……
鲲鹏所立的妖教。
因其“万灵有灵皆可为妖”的教义,门槛不高,一时间吸引洪荒万千生灵来投。
无论是山间精怪、水中鳞族,还是草木之灵、飞禽走兽,但凡开启灵智、有心向道者,皆可入妖教门下。
不过短短数千年,妖教弟子数量便如同滚雪球般膨胀,已然成了一个庞然大物。
然而,弟子一多,麻烦也随之而来。
东方大陆虽广袤,但如今大多区域已被人族占据、开发,或是处于天庭青帝神宫的严密管辖之下。
想要在东方寻一块足够广阔、灵机充沛又无主的净土来安置日益庞大的妖教,竟是难上加难。
“麻烦……”
鲲鹏看着越来越多的弟子,不过这弟子的数量往往代表气运。
他能感受到天地气运正在朝他喷涌而来。
但也有烦恼。
如果没办法解决修行资源的问题的话,弟子离心离德,这股气运也会随之而去。
可如今多数之地已经被人族所占据。
想要争夺的话,妖教必然会与其起冲突。
鲲鹏心知,此时若与人族爆发大规模冲突,无异于同时得罪执掌人教的太清和身为圣母、青帝的女娲。
先前他欲逼退女娲,尚且需要拉上太清和玉清联手,如今仅凭他一人,可不想面对女娲和太清。
“东方不可久留,需另觅根基。”
鲲鹏圣念扫过无垠洪荒,最终将目光投向了那浩瀚无边的东海。
“东海辽阔,岛屿星罗棋布,正是开宗立派,容纳万妖的绝佳之地。”
心意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