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脱节(2 / 3)

这种对比,并非浮于表面的差异,而是深植于理念与行动之中的本质区别。在他的世界里,领导者的职责并非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或短期目标,而是为了整个团队的长期发展与共同利益。

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带有一种深刻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仅体现在他对团队的严格要求上,更体现在他对每一位成员的关怀与支持中。

然而,伊芙琳的内心却充满了困惑与矛盾。尽管她深知在公开场合表露这种情绪并不合适,但内心的困惑与不满却如潮水般涌出,难以抑制。

“不是,不是都说格里芬还有Iop跟我们火神重工都是一路货色吗……”这句话在心底盘旋,像枚浸了冷水的钉子,每多琢磨一次,就往心口沉一分。

她抬手按了按眉心,试图将那团混沌的质疑捋顺——指腹触到眉间细微的褶皱,那是连日来反复思索留下的痕迹。

在她的认知里,三家企业在行业榜单上的体量始终咬得很紧,年报披露的核心技术专利数、市场占有率相差无几,甚至连员工规模的量级都近乎一致。

按常理推演,能撑起这般规模的企业,其内部运转的逻辑该是殊途同归的才对。毕竟她曾在管理层内部培训中听过。

“企业的生命力藏在管理效率里,竞争力落在团队协作中”,若体量与实力相近,支撑骨架的肌理,制度与模式怎会有本质区别?

那些可能存在的细节差异,比如部门对接时的流程节点多少、决策传达的层级快慢,在她看来本该是无关大局的微调,而非足以颠覆认知的鸿沟。她甚至想起前阵子与同行闲聊时,对方一句“大公司都一个样,绕不开的流程,扯不清的权责”,更让这份逻辑显得无懈可击,仿佛这三家企业就该是彼此的镜像,在管理与协作的轨道上并行不悖。

可现实却像一把钝刀,慢慢割开她预设的认知。

指尖划过收上来的团队反馈表,潦草字迹里藏着的抱怨——“跨部门申请协调,等了三天没回音”“项目紧急调整,决策层批下来时已错过窗口期”,还有上周亲眼见到的研发部与生产部因流程衔接问题争执的场景,都在一点点瓦解她的固有判断。

她垂下手,指节因用力攥着笔杆而泛白,玻璃上自己的倒影模糊不清,像极了此刻混乱的思绪。

预期中的“殊途同归”没有出现,反而生出一道巨大的落差,让她连呼吸都觉得滞涩。

那种无力感从脚底慢慢往上爬,缠住膝盖,漫过心口,最后停在喉咙口,明明有无数疑问想厘清,却连一句清晰的追问都组织不起来——不是该一样的吗?为什么会差这么多?这些念头在心底冲撞,却始终找不到出口,只留下一片空落落的茫然。

她无法理解,为何在相同的行业语境下,在重合的市场坐标系中,不同企业竟会演化出如此迥异的管理肌理与团队生态。

这种差异,从不是停留在制度条文或流程表单的表面区别,更深刻地烙印在每一次决策背后的价值取向里,藏在团队成员互动时不自觉流露的行为逻辑中。

她的目光落在桌角那份泛黄的行业观察简报上,指尖轻轻划过企业规模与市场竞争力正相关的结论,心底却生出一种清晰的反驳——此前笃信的体量决定管理模式的认知,正在被现实一点点瓦解。

她开始意识到,企业的存续与发展,从来不是单一维度的实力叠加,更需要内部文化的滋养与领导者理念的锚定。

就像陈树生所展现的那样,他的领导行为从不是孤立的决策动作,而是一种持续的价值传递:他对待团队成员的态度,他处理矛盾时的优先级选择,他面对风险时的判断逻辑,都在无形中塑造着团队的协作方式,沉淀为企业独有的文化特质。

这种引领,无关制度的强制约束,却比任何条文都更能影响团队的内在凝聚力。

她微微垂眸,视线掠过办公椅扶手上搭着的团队协作手册,封面印着的共生二字在此刻显得格外清晰。

此前困扰她的为何差异存在的疑问,渐渐有了轮廓——火神重工与格里芬、Iop之间的分野,或许从根源上便不在于外在的规模与实力,而在于这种由领导者理念牵引、由内部文化支撑的深层逻辑。

那些看似相近的行业地位,不过是企业外在的表象,而藏在表象之下的价值取向与文化基因,才是

最新小说: 回到过去,泡妞上学赚钱三不误 小师妹在仙门杀疯了 开局校花怀了我的孩子 陆源赵蒹葭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我有万千技能 蒸汽手册 陈长安顾倾城 求你,饶本妖一命 许艺宋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