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各干各的,拧成一股绳;是想在这乱世里,让跟着他的人少挨几枪,让防线能稳两天。
陈树生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的边缘,仿佛在试图从冰冷的木材中汲取一些力量。
他的思绪飞到了更远的地方,飞到了那些在战场上奋战的队员们身上。
他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死。他不能让他们因为内部的混乱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他盼着AK-15能懂,这不是争权,是对事儿、对所有人的交代。
陈树生的目光重新聚焦在AK-15身上,试图从她的眼神中找到一丝共鸣。
他知道,AK-15并非一个容易被说服的人,但她的忠诚与能力却是无可置疑的。
在这样的时刻,他需要的是她的理解,而非无谓的争执。
“我的建议如何?”陈树生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仿佛在试图纠正AK-15的用词。
他的声音低沉而克制,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却又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
作为长官,他并非在挑剔下属的言辞,而是希望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能准确传达出应有的分量。
他的初衷并非出于私心,而是为了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在这片充满未知与危险的战场上,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AK-15没有立即回应,而是陷入一种诡异的沉默当中。
她的目光依旧直视前方,仿佛在凝视着某个看不见的目标,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难以捉摸的复杂情绪。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武器,金属的冰冷触感似乎让她稍稍回过神来。
她的沉默并非出于对陈树生的质疑,而是源于一种更深层的思考。
她明白,陈树生的要求并非无理取闹,但她同时也清楚,自己的用词并非随意而为。
在她看来,大权独揽这个词精准地描述了当前的局势,虽然刺耳,却无可替代。
陈树生注视着AK-15,试图从她的沉默中解读出一些信息。
他知道,AK-15向来是一个言辞犀利、直来直去的人,她的沉默往往意味着她在权衡某种更为复杂的因素。他并未催促,而是耐心等待着她的回应。
空气在这一刻仿佛凝固了,连周围的喧嚣声都似乎变得遥远而模糊。战场上的风声、远处的枪声,以及机械运转的低鸣,都在这一刻被拉长,形成了一种压抑的背景音。
终于,AK-15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冷静:“长官,我理解您的顾虑。但大权独揽这个词,并非为了贬低或讽刺,而是为了准确描述当前的局势。在这样的环境下,集中决策权或许是唯一的选择。”
她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的妥协,却也没有任何挑衅的意味。她的目光依旧坚定,仿佛在无声地告诉陈树生,她的选择并非轻率之举。
“好吧……”陈树生表示无奈,好似放弃了挣扎。
“得替人家分忧啊……”陈树生低声喃喃,手指轻轻揉着太阳穴,仿佛在试图缓解某种无形的压力。这句话在外人听来或许显得无厘头,甚至有些莫名其妙,但对他而言,却是多年带兵生涯中最为核心的准则。在陈树生的认知里,领导从来不是一种发号施令的特权,而是一种承担责任的本分。他深知,追责与指责无法扭转战局的颓势,唯有与下属共同面对问题,堵上漏洞,才能避免团队的混乱与恐慌。
陈树生的领导哲学,建立在一个简单却深刻的原则之上:没有人应当独自承担错误。他始终坚信,团队的力量在于协作,而非个体的孤立。在他的眼中,团队的划分并非等级森严的层级结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部分都不可或缺。他将团队划分为三个核心部分:指挥、执行与支援。这并非简单的职能划分,而是他亲手绘制的团队图腾,象征着整体协作的紧密与平衡。
指挥,是团队的头脑,负责制定战术、承担决策的风险。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直接影响战局的走向,因此,他们必须时刻保持冷静与敏锐,确保每一步行动都经过深思熟虑。执行,是团队的双手,冲锋在前线,将指挥的意图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执行命令,更需要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中,及时反馈动态信息,为指挥提供第一手的决策依据。支援,则是团队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