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她的人有过交谈外,一般在外遇上他人,也只是点头致意。要想看见她的笑容,似乎是太难了,山寨上三五闲人无事聊天时,有人问起是否见过她笑过,答案是统一的……没有,就这样,她渐渐的成了山寨上众人口中的冰山美人。
谢文姬很清楚她能在山上受到这般高的礼遇,无非是这个寨子的人受过杨勉的恩情,而她是杨勉的女人,现在理所当然的成了这个寨子的报恩对象。
如今杨勉已亡,她的这种礼遇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因为报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可能因杨勉对山寨的恩情,而要这个寨子的人对她无休止的报恩下去,对于这样的认知她还是有的。
现在对于谢文姬来说,没有了杨勉,她对爱情也已彻底死心。这一生于她来说,遇上杨勉是她最幸福也是最幸运的事,如今杨勉遭遇不测,她再也没有幸福可言了。
如今,为了杨勉留下来的异姓兄妹——甄讷、甄柔,她只能坚强的苟且活着,她也不愿意凭借着杨勉对山寨的恩情,过着山寨上把她当着报恩对像一样的对待,享受着不劳而获的生活。
在她的想象里,她们不能去消耗杨勉对山寨的恩情,这份恩情要留到永久,要让这山寨上的人,世世代代都记得杨勉的好!为了不消耗杨勉对山寨的恩情,终归还是要自力更生,凭着双手来养活她们三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不消耗杨勉对山寨的恩情,她们也可以得山寨上众人的尊敬。
抱着这样的想法,谢文姬在来到山寨的十天后,身体有所恢复,找到易先生想要找份她能干的活儿。她提出这个想法后,易先生的脑袋摇得就像是顽童手里的拨浪鼓,嘴里也是不容反驳的说词——谢文姬是杨勉的女人,那就是山上的大恩人,只要山上有一粒粮食,也不会让她们三人饿着肚子。
被易先生好言送走,谢文姬并没有被那些令人感动的话而放弃找事干,整天就带着甄讷、甄柔在寨子里转,看到那些妇女在田间地头忙活,她也会带着两个小家伙去帮忙。
最初大家都是好意的对她进行劝说——哪有让恩人下地干活的道理。并且……杨勉对山寨有大恩大德,他们都来不及报答,恩公就撒手人寰,如今恩公的妻子落难来到山上,哪里能让她下地干活?并且她的身体还没有好利索,这就更不能下地干活了。
听了那些妇人的这些说辞,谢文姬也是感动不已,对于这个寨子的人又有了更深的认识——她们太纯朴了,太懂得感恩了!
谢文姬也是一位懂得感恩的女子,她并没有因为从小生活在官宦家里就养成了娇小姐的脾气;也没有因后来经商成了腰缠万贯的商人,而瞧不起农民,始终保持一颗纯善的心,
也许是她以前就经历过苦难,亲身体会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就使得她更懂得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她的幸福。如果一味的依赖别人,时日久了,不但会让人生厌不说,更是会失去一个人最起码的尊严。
谢文姬听了那些妇人的劝说,先是对她们表示了感谢,也说明她来到这个山上,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离开了,以后她就是这座寨里的人了,当要尽快融于到这个大家庭里,和大家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有这样,她才觉得不负杨勉,不负山上众人对她的期待。
她还说杨勉对山寨的恩情,是他对山寨的奉献,也是对山寨的爱护。而她做为一个成年人,当也要有杨勉那样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哪怕她的力量不大,也想这份力量能发光发热。
谢文姬也隐晦的对那些妇女提出,杨勉对山寨的付出,那是他对这座山寨的感情……恩情,自己万万不能倚在他付出的心血上享受生活,如果真这样做了,想来在九泉之下的杨勉,也不会轻饶了她。
就这样,在那几天里,谢文姬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田间地头,和一些妇人讲述着杨勉被迫害后的遭遇,讲到伤心处,总是哽咽着笑对大家说对不起!
谢文姬长相本就自带笑容,虽说她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脸上也没有多少血色,但她轻言细语,态度真诚,说出的话来还是很有亲和力的,也在那些经历过各种磨难的妇人中引起了共鸣。几天后,那些妇人不但没有说服纪无双,反而还被她的遭遇和真挚的话语所感动,形势反转之下,只能先安排她做一些轻松点的农活了。
这事传入易先生耳中后,让这位老夫子发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