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一起,也的确不是很好。
再来,肇哥儿住东跨院,能专门收拾出书房、画室,芙姐儿呢,住你祖母的后罩楼,上下六间,上面住人,下面能做琴室,做女红豆成,娘一听就觉得好,所以就答应了。”
芙姐儿噘嘴:“女儿不愿意离开娘。”
“这也不算离开我,不都是住一个府上么?如今你也要学会自己如何管着身边的婢女婆子,况且那边地方大,起卧也便宜。”
妙真安抚女儿。
至于肇哥儿虽然也舍不得,但是他是男孩子,不好宣之于口,又觉得是不可更改的事情,倒是很快接受了。
不过,妙真也私下叮咛他们二人:“你祖母对你们没的说,但是隔壁房的你们五婶污蔑我的事情你们也是知道的,就怕她没法子对付我,要对付你们,所以你们自个儿的院子一定要让人看守,不许旁人随便进,自己也要留心些。”
虽然孩子要保持童真,但家里的事(dbyc)情妙真也不会瞒着她们,她要说的事情都在细处,有些是分开说的,对肇哥儿就是说他如今读书最重要,若是有美童美婢勾引,让他一定要告诉自己,否则将来一不可收拾,走上歧途。
再有他生的清俊,妙真也不让他随便跟着男性长辈单独出去,让他照样练习射箭云云。
对芙姐儿她则是科普月季,月事来了不要怕,又教她怎么制作月事带,还教她平日莫轻信别人,逢人且说三分话云云。
任氏挑了日子,肇哥儿和芙姐儿都分别搬进了新院子,徐二鹏还送了乔迁之礼来,给肇哥儿送的竹制冰裂纹三层书架、黄花梨三足灯台,给芙姐儿送的是楠木雕花可升降的绣绷架,再有十二色丝线、两本绣样图册。
甚至给妙真还送了竹子编的蝴蝶,松树葡萄纹的盖盒,宋代的青瓷注碗,俱是玲珑剔透,轻巧可爱的。
出和你的关系,你一定要镇定自若,不要管。”
徐二鹏狠心的说了这句话。
梅氏不由道:“本来也不干真真的事情。”
“真真若是和妙莲一样,普通老百姓一个,自然和她无关,可她如今混的这般好,那妙云原本就借着真真的名头,将来指不定一鱼两吃威胁真真和姑爷。”
徐二鹏道。
妙真点头:“我是不会管的。”
“这就对了,自己结的因,不管结什么果,总得自己吃下去。
那张世华那里你也提醒姑爷,小心一些。”
见妙真听进去了,徐二鹏倏地站了起来对梅氏道:“你在这里陪女儿,我先走了。”
梅氏不解:“今日不是休沐吗?等会儿外孙子外孙女还要过来呢,你去哪儿?”
“回去写话本呗。”
徐二鹏脑海里全部是什么这些精彩的故事,根本坐不下去,赶紧跑了。
她们母女已经习惯了徐二鹏如此,倒是不在意,肇哥儿听说外祖父走了,还有些失落:“我还来和外祖父说话的呢。”
“那等会儿你亲自给你外祖父送饭去,正好你外祖父家里书多,你不是也爱看书么?正好了。”
妙真道。
反正两家离的也很近,肇哥儿一听赶紧说好。
梅氏直夸道:“肇哥儿性格真好。”
“我也觉得,他是天生的性情温和,不急不躁,有时候还安慰我呢,可又不是那等无主见的,罢了,我也不能跟别人的娘似的,没口子的夸,要不然人家说我王婆卖瓜了。”
妙真嘻嘻哈哈直笑。
又说芙姐儿和薇姐儿的屋子其实早就已经收拾妥当了,箱笼衣裳摆设都搬了过来,任氏也过来看了看,芙姐儿到底还是个小姑娘,头一次见到升降的绣架就给任氏看,还道:“外公人真好,还特地送了绣图来。”
薇姐儿那边楼太太当然是没送什么来了,楼太太一来住的远,二来也是根本不觉得小孩子搬个地方算大事。
明显徐家就更重视一些,因为对徐二鹏而言,他是为女儿做面子,他如果重视外孙外孙女,那萧家见状肯定也不甘示弱。
如今即便是任氏似乎也更愿意偏芙姐儿一些,但芙姐儿也是在京中长大的闺秀,常常跟随妙真出去,显摆了一会儿觉得不妥,又笑道:“我这里乱糟糟的,等赶明儿安顿好了,到时候请祖母过来。”
任氏笑呵呵的:“好,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