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说过一个故事,一个府里,做通判的清廉极了,怎么都不肯疏通说话,帮人家平破冤假错案,但结局是被流放的。
甚至还有一个知县,原先是她爹的上峰,直接被罢官了。
可见在官场最重要的不是做官,而是做人,要懂得和光同尘。
萧景棠听到妻子说这些,自己也说了实话:“我若是当官,定然混的如鱼得水,四哥性情桀骜,不愿意受到束缚,实在是不似官场中人。”
楼琼玉连忙见缝插针:“所以你得好好读书,将来不说为官做宰,咱们也不必总屈居人下。”
另外一边张世华回到南京之后,听说宣大开始打仗了,十分庆幸,还对妙云道:“看来我的运气还是真的不错,那萧景时还要去督军,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被罢了官,他满是愤懑。
妙云想起妙真,也觉得可惜,但今日他看到了邸报,上面写着原宣大巡按御史萧景时辞任,调任吏部主事。
吏部可是管官员升迁的啊,恐怕只要萧景时在一日,他就难以升迁。
张世华气了个倒仰,在家里大呼不公平。
正生气的时候,外面有人进来道:“老爷,冯乡宦去世了。”
“哦?说起来冯家还欠着我几百两呢。”
张世华立马起了心思。
当时冯乡宦归乡建宅子,原本不缺木头,张世华却强送了二十根木头,冯乡宦坚持要付钱,知道欠钱到时候被人拿捏不好,张世华就要了五十两左右。
如今冯乡宦一死,他可不得讨几百两银子来的。
妙云苦劝:“冯家孤儿寡母的日子也不好过,就算了吧。”
“你也别假惺惺的,往年我在任上,那些小吏、富户、秀才们送的银钱,你哪回没收的。”
张世华根本不听。
如今仕途无望
额。
只是没想到,便宜你了。”
“你以为张世华不知道我的身份么?他正是因为知晓自己娶不到通判嫡亲的女儿,所以娶的我。
大小姐,你也不必想着揭穿我,当年你得到这桩亲事,不也是我帮你作弊的么?”
妙云看向她。
徐凌有一瞬间的慌张,当年童家为儿子选媳妇,就是想选个德才兼备,文理很通,徐凌正是因为诗词作的好,才让当时的童家看重(dpvb),结下亲事。
一见到徐凌这样,妙云就已经十拿九稳了,经过他爹的事情之后,妙云一个人复盘好几次,就比方他爹如果当初在做讲郎,只要自己镇定,别人根本不会现。
这徐凌反而被她震住了,妙云就笑道:“所以你便是去说我也不怕的,张世华现在被罢了官,生怕我走了呢。”
“我不信。”
徐凌强装镇定。
妙云又是微微一笑:“当年也是你娘亲口对人家说的,也认了我做女儿,就连婚书她也看过,现下你去拆穿,丢的是谁的脸呢?”
可徐凌也不是好惹的,她道:“你也别说我,我好歹真的出自徐家,可你不是啊。”
妙云心道之前她就知道徐凌此人性情粗暴又冲动,此番辖制她,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
万一此人突然暴言,自己又当如何相处呢?
是以,她对徐凌道:“你想怎么样?鱼死网破吗?”
徐凌眼珠子一转,她肯定不想鱼死网破的,妙云如果被逼到绝境,到时候也在童家面前胡说八道的,到底不好。
“我看你现在日子过的也不错,可我家中母亲兄弟却寄人篱下,你若能替我孝敬一二,我就能够成全你。”
妙云定定的看着她:“你要多少?”
徐凌原本想说一千两的,但她狠了狠心,伸出一只手。
“五百两?好。”
妙云松了一口气。
徐凌冷笑:“五百两打乞丐呢?五千两。”
妙云虽然管着钱,但是大一些的支出,张世华肯定是要过问的,再者她也不是冤大头,被徐凌要习惯了,日后就会被她辖制,所以她正色道:“如今我夫君被罢官了,如果有五千两我还在这里同你说话么?五百两银子,你若要,我就回去筹,下个月朔望日给你,你若嫌弃少,那我一文没有,大家大不了一拍两散。”
见她转身要走,徐凌才急了:“成吧,成吧,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