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小年之前,纪氏的儿子已然好了许多,妙真又开了理中丸,让他调理脾胃。纪氏给的诊金,妙真不仅没收,反而给孩子送了一条专门在银楼打的长命锁。
若非是那次帮纪氏生产有经验,马贞妃那里她也不会轻车熟路,再者,做大夫的,就希望孩子能够好起来。
纪氏平素少有助人,如今见妙真这般是真心回报,也叹了一口气:“哥儿若好,我愿意折十年阳寿都行。”
“您千万别这么说,就像我当年替您医治的时候,保您母子平安,如今只要我在,自当尽力,若我无法医治的,您再找其余的大夫,总之,还是别讳疾忌医的才好。”妙真道。
纪氏还要亲自送她出去,被她阻止了:“天寒地冻的,您身子也不是很好,快回去吧,不必送了。”
话说妙真在程家的时候倒是没有碰到卢世安和程淑,听闻她们也是住在程家家里,但没碰到也是好事。
这一年她们是在京里过的头一个年,三房当然极力请她们过去,说一起热闹些,妙真和萧景时不好推辞,就一道过去了。
高氏身后站着的是妾,妙真都有些恍惚了,她和萧景时在一起,家里没有妾和通房,时间久了,偶然见到她们,都觉得妻妾都不好过。
天底下没有哪个做妻子的愿意和别人分享丈夫,但是做妾的也是人,也不愿意成日屈居人下。
妙真不知道以后萧景时会怎么样?兴许她也会成为这样被人家可怜的人。但她不会就此屈服,可能会真正走出来,她从来不害怕改变。
用完饭,孩子们脸吹的红了,妙真用帽子暖耳把她们都兜住,回去之后,又熬了祛除风寒的汤水让全家都喝了,才放心下来。
这个时候她就已经开始和梅氏一起打点萧景时会试的用具了,笔墨纸砚自不必说,遮着风雪的油布,还有准备的吃食她还要请教高氏萧三太太。
总之可是够忙活的,但是忙点也好,忙点日子过的快些。
否则,这么寄居京里,不好施展开来,都不知道以后如何?
不上不下的感觉最难受,好或者不好应对就行了,最难受的是未知。但是这种情绪,她没有在萧景时这里表现出来,然而萧景时却轻松的很,一派潇洒自然,还和妙真一起赏雪。
会试一般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妙真正月十五的生辰过了之后,离会试就越来越近了。
卢世安那边也暗中在打听,他如今算是苏州籍里官员里声势颇大的,因此找一些学子做保,随意打探一二,就有人主动告诉他。
有人道:“萧大才子近来几乎都不怎么出来了?估摸着也是心里没底。”
也有人和萧景时相好的道:“他叔父到底做官人家,家教甚严,让他在家,也是为了他好。”
卢世安
心下稍安,一个人没脸出来,心情肯定受到影响。科考虽然考的学问,可是人的心态很重要,有的人心态一差,再好的学问也浮躁起来。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另外一边岑渊自然知晓《寒山记》的事情,他忍不住摇头:“卢世安到底是程侍郎的女婿,又是翰林,萧景时惹了他也算是倒霉。不过,这徐家也真是的,脚踩两只船,这可不船就翻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