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书院辞职,到社学教书,这些事儿他都没跟家里人知会。
但可不知怎么,徐大郎是松了一口气的,再也不必被人怀疑了。
这样一来,黄氏又不满:“你一个贡生,做讲郎绰绰有余,那一个书院不好,还能去别的书院?怎么就只去一个社学,说出去我都没脸了。”
徐大郎还能说什么,他也十分无力……
在一旁的妙云见她娘骂她爹,也是默默垂下眼睛,还好她夫妻二人见女儿这般,连忙停止了争吵。
然而在五月,徐大郎得知弟弟乔迁新居时,都有些不可置信,他对徐三郎道:“这是真的假的啊?”
“是真的,二哥在阊门开了一家金阊儒林书坊,家里那两间屋子都卖给我了,说是要凑钱,为了买那宅子,欠了好大一大笔钱呢。只我也刚盘下铺子,钱不凑手,就只给了几吊钱,其余的日后再还。”徐三郎这般说也是暗示徐大郎早日还钱给他。
徐大郎知道是二弟买下来的之后,肯定要上门的,黄氏也准备了两样水礼过去,她们一家三口到了钮家巷时,见此处书坊林立,书籍精美,附近还有秦楼楚馆林立,也无怪乎此处是最精华之地段。
“是那儿吗?”妙云人小眼睛尖,很快就看到了。
他夫妇二人顺着女儿的指向看到门脸两间颇为齐整的书坊,牌匾上写的便是“金阊儒林书坊”,柱子上描的各种梅兰竹菊,很是雅致,外面挂着“最新的《周羽教子寻亲记》已经到货”的旗帜,书架上摆放的都是最时兴的话本子。
又见徐二鹏迎出来道:“大哥大嫂,我带你们从那边进去。”
说罢,又让伙计在这里看着,请他们饶到东边的门进去。徐大郎细细观察,前面一进的门脸改成了书坊,一进到二进之间安了卷棚,卷棚底下放着一辆独轮车,应该是送货用的。西边是几间屋子,里面能看到有工匠在里面忙活。二堂则是几间大堂,听徐二鹏道:“这里是平日会客之处,这二堂西边开了一扇门,通往厨房杂物间。我们夫妇住大堂对面,至于三进是绣楼,给真姐儿住。”
从二堂径直走到正房,是一条小道,附近栽种的花圃极是可爱,月季、凌霄花、半枝莲、蔷薇都开的鲜妍。
男人们都在二堂说话,徐大郎见二弟的岳父梅举人过来了,还有梅家几位舅兄都在此处谈天说地,这些人之前对自己这二弟可是用下巴看人的,如今一口一个姐夫喊的亲热。
徐二鹏笑道:“今儿是书集,我就先失陪一回,大哥三弟帮我招待一二。”
又说黄氏牵着女儿妙云的手到正房去,这里好些女眷都在说话,济济一堂呢!黄氏心里有些发酸,但见梅氏笑道:“我们家里置办了宅子之后,实在是没钱了,所以大家且看顾些。”
屋里虽然没有名贵家俬,可是能住的起这个精巧雅致的宅子,才真让人羡慕呢。
妙真也是头一回入住新家,空荡荡的还有些不适应呢,徐家二房突然就鸟枪换炮了。但她喜欢新家,两层的绣楼,一楼准备将来住丫头的,二楼是她居住的。
乔姨母是姊妹中最有钱的,她送了一盆青花瓷器皿的富贵竹,一套描金边的瓷器,声量最高,几位舅母姨母也都捧着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