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季三月中旬。
小天使们来到部落的生活总算步入了正轨。
而部落,也重新进入了正常的生产模式。
虽然白天还是相比于正常季节要长一些,但昼夜比例已经逐渐朝着1:1靠近了。
最重要的,还是天光强度的衰减。
室外光照减弱,人员能够进行户外劳作,才能恢复大部分工程的正常施展。
同时,这也是一个部落人口激增的时期。
一个小长假过后,部落医疗院接到的“孕检号脉”迎来了大幅度提高。
为避免后期“孕假集中”,部落可能又得加速从树洞驻地筛选人员,来填入本部的各行业人口需求。
当然了,这些相比于各研究部门的某些成果来说,那都是小事了。
部落的第一把“喷子”,诞生了。
嘛,与其说是喷子,不如说是“粗管火枪”。
由于部落对于金属加工的精度还达不到要求,像什么膛线、弹簧之类难以加工,所以优秀的火枪门类难以制作。
可诸如“原始火铳”“早期火绳”之类的,却也过于落后,还不如现在的五代弓弩,没必要量产。
所以,一个介于几代火枪之间的“粗管火枪”,诞生了。
其本质,是由重炮缩小而来。
但由于激发威力的减小,得以利用符文技术控制激发。
其弹药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由金属弹丸组成的射出弹,分别是流线型独头弹(类似半个鸡蛋)、筒型霰弹。
一部分是由纸包火药组成的激发基,为蓝火药饼,说是“药饼”,其实也就是一块类似奶片形状的小药块。由“蓝火药+爆炎符文纸壳”组成。
部落相对成熟扳机结构,则正好在此处派上了用场。
在激发后,通过撞击药饼,促使爆炎符文被激发,产生爆燃,带动蓝火药爆炸,从而爆发出巨大推力,推动“射出弹”在长管中加速,最终射出枪管。
其实,只要加工技艺达标、材料需求满足,拥有相应知识基础的黎木,只需要演化个几次,就可以捣鼓出“半自动”“全自动”武器以及配套子弹。
毕竟底火、扳机、优秀金属等...不少难题,已经有了解决的基础。
但。
照搬过来的东西,由于涉及化学反应、剧烈反应较多。
就算真的将强些制造出来,也无法保证“稳定”。
每一次爆炸,产生威力会受到因果、磁场、能压、气流、环境等等,受到明显威力影响。
因此,光是枪管的薄化处理就很难。
为保证激发安全,枪管厚度不得低于15,是现代常见步枪的4倍左右。
这要是做成枪,为了保证平衡等问题,枪的重力也得跟着翻一翻。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靠着队员二集的身体素质还是可以弥补一部分不足的。
真正头疼的,是不稳定带来的枪械故障等问题。
如果以现有的知识体系,尝试进行自动步枪的制造,枪械的故障率会远高于地球。
这种威力的炸膛可不是开玩笑的,一场战斗下来,最后自家人伤的比对面多,这不是闹笑话吗?
最终,还是只能优先考虑进行单发枪的制作。连射压制任务,暂时还是只能交给连弩。
不过单发也是很有未来的。霰弹,狙击,势必会慢慢将手弩、十字弩全面淘汰。
别的不说,现如今的弩,除了依靠外部加护力量,本身想通过结构、材料来进一步提升射程威力已经很难了。而枪械同样可以接受外部加护,可基础性能和威力却要远大于弩。
……
当然了。
别看部落这初代“粗管火枪”只是个“初代”,甚至看起来有些粗糙。
但其实本身已经是非常优秀成熟的武器了。
它的研发周期,比部落更早出来的重炮还要长,在重炮立项之前就已经有相关研究小组进行实验了。
如今才拿上台面,主要就是在不断试错与调优参数。
如果说,最新式的手持十字弩平射,精准有效射程是50米,非精准有效射程120米,最大射程320米。
而这把粗管火枪,就完全可以说是其上位替代。
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