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武看着刘作栋和陆启明很坦然地讲道:“如果现在我们要引入奉城一机厂进入到这个领域,那势必要有所提升,而不是削弱。”
“一机厂的优势是技术和生产能力,我们可以把进口技术转化为国产技术,进行普及和消化。”
“但是,这些合作都是需要投资和建设的,这部分由谁来负责?”
“刘厂长也说了很多了,我也听得很明白,那现在我要两百万搞联合工业,做基建,做工业建设,一机厂能拿得出来吗?”
刘作栋看了看李学武,又看了看陆启明,沉默着不说话。
他要是能拿的出来两百万,还用得着跟红星厂废话?
陆启明也是皱眉沉思,没有回答李学武的话。
他是能拿得出来的,两百万,贷款嘛,以一机厂做为抵押物就可以。
但是,这个风险谁来承担?
如果红星厂介入后,转型和变革失败了怎么办?
两百万打水漂,对一机厂来说不是雪上加霜,而是弹尽粮绝。
两人都不说话,只能是李学武继续说。
李学武摊了摊手道:“五丰行与红星厂合作食品工业,投资360万元。”
“京城二汽跟红星厂合作,投资一百万元。”
“东城信用社,项目投资一千万元,银行投资两百万元。”
……
李学武给陆启明和刘作栋报了一套数字,很明确地告诉对方,红星厂不是肉。
这里也不是砧板,他们不会任人宰割的。
要合作,自然要有合作的态度。
刘作栋所说的合作,全特么都是虚的。
要红星厂所有的机械设备供应,他怎么想得出来呢。
除了进口机械设备,红星厂大大小小十几个工厂,再算上联合工业和三产,得是多大的需要。
他现在只给出了红星厂不需要的车床技术共享就想拿走订单,可能嘛?
红星厂又不是车床厂,要车床技术有个屁用。
他刚刚的话,其实就已经是在拒绝了,陆启明不依不饶,想要再争取。
给了刘作栋一个机会,让他借题发挥。
刘作栋到最后也没抓住机会,给红星厂说了一大堆,屁用没有。
大企业之间,合作靠表态?
李学武连陆启明都不信任,还能信表态?
“这样,事情我们都已经了解了。”
李怀德见双方都沉默了下来,开口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