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产能才能弥补的上。
而士兵的损失,却是不可弥补的。
因为后备军的素质和经验,远远比不上那70万一线部队。
这也是为什么精锐部队一旦失败,就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的原因。
因为补充上来的部队不可能比原来的精锐。
而毛熊的部队素质一般就不高,是靠量来取胜。
这样反而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新补充上的皲队和一开始的皲队,素质差不多,甚至可能在士气上更好一些。
只是经验不足。
一位高级参谋说道:“现在看来,我们没有得到毛熊人要进攻的情报。”
“正是因为他们做了我们现在做的事,才阴差阳错地切断了我们的后勤。”
“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马上撤退。”
“只有抓紧时间撤退的话,我们才能够避免集团军被包围,避免发生以前的惨剧。”
他说的是42年的时候,一个集团军30多万人,被毛熊人包围,因为空军补充不力,导致后勤中断。
汉斯老首领又不允许撤退,也不允许投降。
如果早点撤退的话,那么他们也不会全军覆没。
最后还是投降了。
“是啊,如果继续打下去,我们岂不是就变成了敌人板子上的肉。”
“他们的铁锤正在向我们狠狠砸下来。”
这时,汉斯新首领疑惑道:“我们不也是正在砸向他们吗?”
“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是在毛熊土地上作战,毛熊有着充足的预备队。刚刚得到了情报,毛熊又组织了足足60万的皲队,出现在我们的侧翼。”
“这意味着他们能够维持住后勤线,通过预备队的突击,保住后勤线不被我们切断。”
“他们的预备队足够庞大,能够挡住我们的主要攻击路线至少一个月。”
“而我们却缺少预备队,难以抗得住对方的主力部队突击。”
“那现在要怎么办?难道只能撤退吗?还有没有可能继续进攻下去吗?”汉斯新首领此时失去了之前的自信,开始有点紧张了。
他终于意识到,光靠之前的知识积累,还有一些先知的情报,是不足以操控整个汉斯局面的。
当然现在的汉斯局面,比之前好太多了。
至少损失的部队少了很多。
而且麦国人和嘤国人也没有急于登陆,毕竟鬼子在泰平洋上,有力地牵制了麦国人。
这时,又一位高级参谋说道:“现在的态势非常明显。”
“我们与毛熊之间,形成了一个旋转型的攻击态势。”
“现在就是比谁的力量更大,谁的决心更强。”
“谁能够坚持到底。”
“我们还是有胜利机会的,只要能够提前一步将毛熊的主力包围,并且逼迫他们投降,我们就能掉过头来攻击他们的预备队。”
“接着再将预备队打败,我们就胜利了。”
“这是唯一的办法,就是趁着在敌人还没有完全切断我们后勤之前,我们就先把敌人给彻底打倒。”
“如此一来,我们也就不用担心敌人能够对我们的后勤线,构成威胁了。”
听到这里之后,众人纷纷反对。
“你这是在D博!”
“是的,你根本是在拿一个不确定的事,去解决当前的问题。”
“这是非常愚蠢的!”
汉斯新首领却是点点头。
这倒是一个办法。
总而言之,这是唯一能够获胜的法子了。
那就是抢时间,抢速度。
齐辉自然也看到了他们的决策过程。
但齐辉没有干预。
这是一次很好的成长过程。
在齐辉看来,他们这些做法都只是战术,是不可能最终获胜的。
真正的胜利,还是将龙汉发展起来,利用龙汉高达五亿人的宝贵劳动力,大力增加工业规模,市场规模,提升百姓劳动力能力,提升教育水平。
而像汉斯现在的任务就是,要给龙汉争夺时间,靠着汉斯的作战,将嘤国人与麦国人的目光吸住住,不让他们去针对龙汉。
这是非常重要的。
不然的话,处于工业化中的龙汉,是很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