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这个世界有点癫了(1 / 2)

河上公周身那渊渟岳峙的气息悄然收敛,他抚须含笑,姿态谦冲平和,全然没有与阿青动手的意图。

阿青见状,也收敛了剑意,默默退至赵凌身后,如同归鞘的利剑。

河上公目光转向赵凌,那双看似浑浊实则洞悉世情的眼眸微微闪动,缓缓开口:“陛下今日亲临,想必是为了推动我道家立教之事吧?”

赵凌坦然颔首:“正是为此而来,先生意下如何?”

河上公并未立刻回应,反而提出一连串疑问,言语间充满了审慎。

“陛下,当今天下,法家严刑峻法,儒家纲常伦理,此二者最为帝国倚重,却未见陛下急于令其立教。”

“即便不论此二者,盖聂先生乃纵横大家,与陛下渊源颇深,陛下何不先扶植纵横一脉?”

“再者,邹玄先生已率阴阳家入朝,其学说与祭祀、天命紧密相连,于民间影响力可谓如日中天。陛下为何独独青睐于我道家?”

赵凌静静聆听,嘴角始终含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并不打断,示意河上公但说无妨。

河上公仙风道骨的脸上渐渐浮现出更深的笑意,直接说出了他真实的顾虑:“陛下如此行事,若非对我道家学说格外垂青,那便是……”

“欲将我道家置于炉火之上,成为众矢之的?莫非陛下是想……借此毁了道家?”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

道家自老子、庄子之后,影响力已不及备受皇室推崇的阴阳家。

加之先前安期生、徐福等方士欺瞒始皇帝,引发“坑儒”之事,牵连不少方士,阴阳家跟着声誉亦受影响。

若皇帝欲清算旧账,却又重用了阴阳家,随手将这口黑锅扔给道家,也并非不可能。

而且道家开山立教,儒家会答应?

阴阳家会答应?

到时候他们如何顶得住?

赵凌听他直言不讳,先是微怔,随即恍然,不禁失笑。

谁说的道家的人都是直性子,分明是修行成精的老狐狸,思虑之深,远超常人。

不过,河上公的疑虑也在情理之中。

“先生多虑了。”赵凌笑容平和,从容解释,“朕此举,纯粹是出于对道家学说的欣赏。”

他进一步阐述其百家争鸣的布局:“儒家重人伦,法家严律法,此二者如同帝国之经纬,用以规范秩序,治理万民,故其贤才当入朝为官,执掌实务。”

“阴阳家通鬼神,主持祭祀,可使黎民有所敬畏,收敛恶念,于教化有益,此亦佳事。”

说到道家,他语气中带着一丝真正的欣赏:“而道家……朕欣赏的,正是那份‘道法自然’的洒脱,是老庄思想中的逍遥与深邃。”

“朕既倡百家齐放,道家为何不能开宗立派,以其智慧启迪民心,教化万民呢?”

“教化万民?”河上公眉头微蹙,不解地说道,“陛下,道家修持自身,追求天人合一,至于万民是否被度化,与吾辈有何关系?这该是陛下和朝中大臣关心的事。”

赵凌闻言,不以为忤,反而抚掌大笑:“妙极!朕要的,正是道家这份‘与我无关’的真性情!”

河上公却敏锐地抓住关键,再次试探,言语间甚至流露出避世之意,反驳道:“陛下既以法家律令约束行为,以儒家纲常规范伦理,构建秩序。而道家讲求‘随心所欲’,顺其自然,岂非与帝国现行之道有所扞格?恐于治国无益啊!”

这话里话外,俨然是请皇帝另请高明。

别找我!

我不干!

赵凌不接此话,却转而抛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先生,朕且问你两个问题。”

“陛下请说。”

赵凌双眸微眯,道:“若父母生下孩儿,却弃之不顾,未曾抚养,待孩儿长大,是否仍需对父母尽孝?”

若按淳于越等儒生的标准,答案必然是肯定的,父为子纲,孝道大于天。

河上公几乎不假思索,淡然道:“既生而不养,亲情已断,何来尽孝之义务?”

“彩!”赵凌眼中亮光一闪,赞道,“先生此言,深得朕心!”

不等河上公细品此赞,赵凌紧接着抛出另一个更为石破天惊的问题:“那朕再问先生,若一国君主残暴不仁,横征暴敛,致使天下黎民苍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百姓当如

最新小说: 开局荒年,带着俩媳妇逆天改命 穿成寒门农家子,每日情报肉满仓 谁给大明续命了?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边关战王,从搬尸体开始变强 [综英美]一发十连,五蝠临门 最强驸马,江山美人我都要 猎户家的神医辣妻 开局三妻,从寒门到九元及第! 让你娶弟媳,你扶岳母当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