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杨毅沾满血迹与尘土的铠甲上。
他知道,拿下王宫后,这座城便再无抵抗之力。
而这片土地的新生,将从这一刻开始。
半个时辰后,全城的抵抗基本平息。
杨毅登上宫殿的高台,望着插遍汉军旗帜的客萨城,又望向远方连绵的雪山。
阳光穿透硝烟,照在他沾满尘土的铠甲上,泛出温暖的光泽。
“启禀大帅,城内粮仓与军械库等已被我军控制,百姓们都很安稳。”
一名名传令兵上前禀报到,“俘虏的吐蕃士兵和官员都已集中看管,如何处置?”
杨毅望着城内渐渐恢复秩序的街巷,吩咐道:“愿意归顺我军者,经过考核编入赎罪营,负责战后重建与巡逻;胆敢顽强抗者,杀……。
另外,打开城内粮库,让城中百姓可以自由买卖粮食,告诉城内其余商家明日必须正常开门营业,否则……呵呵。”
杨毅的语气严厉而冷冽,带着几分强硬和霸气。
传令兵匆匆领命而去,高台上只剩下杨毅与负责守卫安全的亲卫。
他想起从茂州府出时的一行人乔装打扮,想起一路上的惊险,想起回纥与葛逻禄的联盟,想起那些绘制地图的画工、传递情报的斥候……这场仗,终于要打完了。
远处传来孩童的哭声,很快被母亲的安抚声取代。
杨毅知道,战争的伤痕需要时间抚平,但他相信,用不了多久,这片土地上就会重新响起牧歌,就像中原的田野里总会响起耕牛的哞叫。
他走下高台,走向城中的市集。
几名吐蕃老者正对着汉军士兵拱手,眼中虽有畏惧,却也藏着一丝释然。
杨毅停下脚步,对着他们微微颔——从今天起,这里的天空,将是另一番景象了。
两个时辰后,城内平静如水,暮色漫过王宫的飞檐,将金顶染成一片暖红。
主殿内,炭火噼啪作响,烤肉的香气混着青稞酒的醇厚弥漫开来。
杨毅早已经解下铠甲,只着素色短袍,与几名核心将领围坐案前,案上摆着烤得油光亮的整羊,酒碗里的酒液晃着灯火的碎影。
“今日拿下王庭,各位弟兄都辛苦了!”
杨毅端起酒碗,与众人一碰,仰头饮尽,酒液顺着下颌滑落,滴在衣襟上也不在意,“但这只是开始,吐蕃其余各部不会善罢甘休。”
刚立下战功的骑兵军团大队长抹了把嘴,粗声问道:“大帅,那些部落分散在草原各地,会不会联合兴兵来犯?”
“他们如果有兵力优势,也许会正面来犯,但也有可能是暗中作祟,等待我军的漏洞,到时候一击而逃。”
杨毅用匕割下一块羊肉,放在嘴里细嚼慢咽,感受着羊肉的香味。
“白兰部若是率兵向南一百多里,骑兵两日路程,便可控制着雪山隘口,苏毗部握着西域商道,若他们联合起来断我粮路,或是袭扰后方,咱们在这便会坐立不安。”
一旁的军团长皱起眉:“那要不要乘胜追击,把这些部落一锅端了?”
“不急。”
杨毅摇头,站起身指向后面的吐蕃地图,“吐蕃疆域辽阔,部落星罗棋布,硬打只会陷入消耗战。
咱们刚占客萨城,根基未稳,当务之急是安抚民心,再分化各部。”
他看向负责情报的斥候大队长:“之前截获的信使和雄鹰传书,里面提到哪些部落与赞普离心?”
斥候队长立刻起身回话:“苏毗部与赞普素有旧怨,这次求援他们便迟迟未动;白兰部的领年事已高,几个儿子为继承权斗得厉害,正是可乘之机。”
“好。”
杨毅眼中闪过精光,“明日便派人去苏毗部,许他们保留商道控制权,只要臣服朝廷,过往赋税减半;再给白兰部的几个儿子各送一份厚礼,就说朝廷乐见‘贤能者居之’。”
将领们闻言纷纷点头,一名军团长抚着胡须笑道:“大帅这是要让他们自乱阵脚?”
“正是。”
杨毅端起酒碗,又与众人碰了一下,“咱们在客萨城先休息几日,厉兵秣马,他们若识时务,便给条生路;若执迷不悟,再出兵不迟。
但记住,咱们要的是长治久安,不是赶尽杀绝。”
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