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草原,篝火在帐篷外跳动,将影子拉得很长。
杨毅端坐帐中,左右两边分别是回纥可汗之弟与葛逻禄领,桌上摊着一张简易的作战地图。
“明日卯时,三路兵马齐,直插吐蕃王庭在客萨城外的兵营。”
杨毅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们两部,各出五千骑兵为先锋,从左右两翼包抄,我率汉军主力居中策应。”
回纥可汗之弟闻言,眉头微蹙:“大帅,这……五千骑兵……我部能战的青壮本就不多,若损失过大……”
“呵呵,损失?”
杨毅抬眼看向他,目光锐利如刀,“处月部的下场你们都看到了。
如今吐蕃仍是心腹大患,若此战不胜,你们以为能独善其身?”
他顿了顿,指了指帐外堆积的物资,“这些是诚意,但若有人想阳奉阴违,我汉军的刀,也不介意先解决这些小麻烦。”
葛逻禄领脸色微变,他知道杨毅话里的分量。
处月部的覆灭就在眼前,若是此刻退缩,恐怕下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的部落。
他咬牙道:“大帅放心,葛逻禄五千骑兵,明日准时到位!”
回纥可汗之弟见状,也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能无奈的点头应下:“我回纥愿听调遣。”
杨毅缓缓点头,目光扫过两人:“此战若胜,吐蕃的草场、牛羊,你们可分三成。
但有一条,必须听令行事。
若敢擅自后退,休怪我军无情,你们尽快派人回部落去通知吧?
希望你们不要耍小心思,否则……呵呵!”
两位领纷纷连忙点头答应,心惊胆战的回应道,我等不敢,我等不敢……
杨毅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进行具体的安排。
帐外的风声似乎更紧了,篝火噼啪作响。
三人围着地图,敲定了具体的冲锋路线与信号,直到月上中天,回纥与葛逻禄的领才带着复杂的神色离去。
杨毅望着他们的背影,对身旁的亲卫大队长低声道:“派人盯紧他们的动向。
若按令行事,战后自有封赏;若有异动,不必请示,直接拿下。”
亲卫大队长刘杰领命而去,帐中只剩下杨毅一人。
他看着地图上标注的吐蕃营地,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知道,让这些部落冲锋在前,既是为了削弱吐蕃,也是为了摸清他们的实力——若能为己所用,便是边境的助力;若心怀异心,今日的兵力消耗,也能为日后省去不少麻烦。
夜色渐深,草原上的风带着寒意。
杨毅吹熄油灯,帐外的篝火依旧明亮,映照着他坚毅的侧脸。
明日的大战,不仅是与吐蕃的较量,更是对这些部落的一次考验。
而他,必须确保最终的结果,符合朝廷以后的安稳,符合边境的长治久安。
离开杨毅的中军大帐,夜风吹在脸上,带着草原的凉意,却吹不散两人心头的复杂滋味。
回纥可汗之弟勒住马缰,回头望了眼那座灯火通明的帐篷,低声对身旁的亲卫道:“杨毅这人,看着温和,手腕却比吐蕃大王赞普还硬。
五千骑兵……这几乎是我部一半的战力了。”
亲卫劝道:“领,汉人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如今汉军势大,处月部的下场就在眼前,若不从,咱们怕是连部落都保不住。”
可汗之弟沉默片刻,想起杨毅帐中那幅摊开的地图,想起那些堆积如山的粮草——那是处月部的家底,如今成了汉军拉拢他们的筹码。
他猛地一夹马腹:“传我令,让各氏族连夜集合青壮,挑最精锐的五千骑兵,明日卯时前到汉军大营外集结!”
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决绝,“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若真能借汉军之手摆脱吐蕃的控制,哪怕是这五千骑兵没了,也值了!”
另一边,葛逻禄领回到自己的营地,立刻召来几位长老。
“杨毅逼咱们出五千骑兵当先锋,这明摆着是要借吐蕃的刀削弱咱们。”
他重重的将手中的马鞭重重摔在地上,“可拒了他,今晚能不能安稳过下去都难说。”
一位白长老捻着胡须道:“领,汉军远道而来,未必能久留。
但吐蕃压在咱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