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下战书(1 / 2)

第601章下战书

而在步兵方阵的中间则是有一支三百人左右的火药方队,而另一侧,是骑兵第一军团的五千骑兵。

骑兵们身着轻便但坚固的皮甲,腰挎长刀,背后背着强弓,箭囊里装满了锋利的箭矢。

他们胯下的战马个个膘肥体壮,毛色鲜亮,高昂着头颅,时不时出激昂的嘶鸣声。

骑兵们身姿矫健,骑在马背上犹如一座座移动的堡垒,他们身上散着的豪迈之气,仿佛要将前方的一切阻碍都踏平。

随着杨毅一声令下:“出!”

大军缓缓开动,扬起一片尘土。

步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行进;骑兵们则策马奔腾,马蹄声如雷,迅穿插到队伍的前方和两侧,担任起侦察和警戒的任务。

一路上,军旗猎猎作响,杨毅骑在马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

他深知此次出征的任务艰巨,大皇子李逸尘的叛军绝非易与之辈,但他对自己的将士们充满信心。

他一边行军,一边思考着作战策略,根据之前得到的情报,分析着大皇子在江南郡的兵力部署和防御弱点。

行军途中,杨毅还不时地鼓励士兵们。

“弟兄们,陛下有旨,李逸尘率兵叛逆,妄图分裂国家,我们绝不能让他得逞!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战胜叛军,凯旋而归!”

杨毅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队伍中回荡,鼓舞着每一位士兵的士气。

士兵们纷纷高呼:“战胜叛军,凯旋而归!”

整齐划一的口号声响彻云霄,展现出这支军队强大的凝聚力和高昂的斗志。

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地朝着江南郡进,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而杨毅和他的将士们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这场严峻的挑战。

一路上,杨毅时刻将纪律铭记于心,对麾下士兵严格约束。

他反复强调:“我们忠义军是正义之师,肩负着平叛的重任,绝不能做任何伤害百姓的事。

百姓们已经饱受战乱之苦,我们哪怕一针一线,都不许拿他们的!”

士兵们谨遵大帅的命令,行军途中秋毫无犯。

当大军路过村庄时,即便腹中饥饿难耐,也无人擅自顺手牵羊百姓的食物。

偶尔有村长出于害怕,主动拿出家中仅有的一些干粮送给士兵,杨毅知道后也都被婉言谢绝。

百姓们目睹这支军队的行径,眼中满是欣慰与感激之色。

长久以来,他们在战火纷飞中艰难求生,生活困苦不堪。

过往的军队过境,或多或少都会给他们带来一些负担,或强征粮草,或抢夺财物,让本就艰难的日子雪上加霜。

而如今,杨毅率领的这支军队却截然不同。

他们纪律严明,举止得体,不仅不抢掠百姓的粮食,连丝毫骚扰都没有。

百姓们站在路边,看着士兵们整齐的队伍,心中满是感动。

一些老人眼中噙着泪花,喃喃自语道:“真是难得的好军队啊,咱们百姓有盼头了。”

有个孩子好奇地问身旁的父亲:“爹爹,这些当兵的为什么不抢我们的东西呀?”

父亲犹豫之后,微笑着回答:听说这是一支穷苦百姓的队伍,叫忠义军。”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满是对士兵们的崇敬。

百姓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少人都洋溢着笑容。

杨毅看到这一幕,心中感到无比欣慰。

他深知,一支军队只有赢得百姓的支持与信任,才能真正拥有力量。

而这一路的秋毫无犯,不仅是对士兵纪律的考验,更是为平叛之战赢得民心的关键。

他暗暗誓,一定要带领这支军队,早日平定叛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八日后,经过长途跋涉,杨毅率领的两万大军终于赶到了江南郡边境的永州府。

永州府城门在即,杨毅骑在马上,神情凝重地望着眼前的景象。

连日行军,士兵们虽略显疲惫,但依旧保持着严整的军容。

这段时间,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为的就是能尽快赶到目的地,平定大皇子李逸尘的叛乱。

杨毅转头看向身旁的将领,说道:“传令下去,大军先

最新小说: 诡异入侵:假扮插班生的我误入老钱班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穿到原始大陆搞基建 水浒:我在梁山当绿茶 夺春情 大乾边关一小卒 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 在古早师徒文里当咸鱼 把神明追求到手后 逆子,开门!你娘回来整顿家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