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松开剑柄,长叹一口气,转头对着身后的士兵们,大声下令:“打开城门!”
士兵们听到命令,面面相觑,但军令如山,他们不敢违抗,只得缓缓转动绞盘。
伴随着“嘎吱……嘎吱”
的声响,沉重的城门缓缓开启,城外的冷风呼啸着灌了进来。
吴云见城门打开,脸上又恢复了几分笑容,对张将军说道:“张将军,多谢了,军令紧急,我先走一步了。”
说完,他一挥手,率领部队迅穿过城门,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张将军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苦涩与担忧。
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只能默默祈祷一切不要朝着最坏的方向展。
此刻,城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是命运沉重的叹息。
张将军望着吴云等人消失在夜幕中的背影,心中愈觉得事情不对劲。
他原本就对吴云深夜出城执行所谓“紧急任务”
一事心存疑虑,刚刚在吴云的威逼利诱下,一时慌乱做了放行的决定。
可此刻冷静下来,诸多疑点涌上心头:为何如此紧急的任务,自己事先毫无耳闻?又为何要出城,而且大将军也没有直接传达指令给自己?
越想越觉得不安,张将军不敢再有丝毫耽搁。
他立刻唤来自己的心腹亲兵,神色严肃地吩咐道:“你即刻快马加鞭赶往郡守府,将吴云刚刚率部出城之事,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禀报给郡大人。
记住,此事关乎重大,一定要以最快的度送到,不得有任何延误!”
亲兵领命,飞身上马,扬起一阵尘土,朝着郡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上,马蹄声如鼓点般急促,划破寂静的夜空。
而在郡府内,谢云廷正与几位幕僚商讨着投降后的相关事宜,力求将城中局势稳定下来,尽量减少百姓的恐慌。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名侍卫匆匆走进厅内,单膝跪地,急切地禀报道:“大人,北门守将张将军派亲兵来报,吴云刚刚率部以执行大将军军令为由,威逼张将军打开城门,现已出城而去。”
谢云廷听闻,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
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怒喝道:“这个吴云,最近总是阳奉阴违,现在竟敢私自率兵擅自出城!
这其中必有蹊跷,莫非是想拥兵自立,还是另有阴谋?”
幕僚们面面相觑,一时之间都不敢乱说。
谢云廷在厅中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果断说道:“立刻派斥候去追查吴云的行踪,看看他究竟要去往何处。
同时,将这件事情派人通知杨毅,另外加强城内的戒备,以防有人趁机作乱。
还有,从现在起没有我的亲笔军令,任何人不能出城。”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传令兵便迅领命离开。
说罢,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与警觉,心中暗暗思忖,难道这个吴云早已经投靠李逸风,如果是这样,那一切就都说的通了。
谢云廷想到这里,冷汗直冒,心中泛起一丝丝后怕。
他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好,自己极有可能会被杨毅误解。
毕竟杨毅对北幽关的局势还在观察阶段,这样一个意外变数,说不定会让杨毅心生疑虑,重新审视这次投降的可信度,甚至可能会让杨毅再度犹豫是否要顺利接管北幽关。
而且自己还准备拿下李逸风,然后作为自己的投名状,一时手忙脚乱才忘了这茬。
谢云廷越想越觉得此事刻不容缓,必须立刻向杨毅说明情况,以证自己的忠心和投降的决心。
他即刻吩咐侍卫:“快!
马上给我准备马匹,我要立刻前往入城口会见杨毅大帅,亲自向他诉说这件事情。”
侍卫们见谢云廷神色焦急,不敢有丝毫耽搁,迅牵来马匹。
谢云廷翻身上马,马鞭一挥,马如离弦之箭般朝着入城口飞驰而去,侍卫们不敢犹豫,纷纷紧跟着。
一路上,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谢云廷心急如焚,不断催促着马匹加。
他的脑海中反复思索着见到杨毅后该如何解释,怎样才能让杨毅相信自己对投降一事的坚定以及对北幽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