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阳城的阳光炽热而明亮,洒在市委大院那庄严的建筑上。
吃过午饭,宋江站在市委大院的门口,目光缓缓扫过这片陪伴他多年的地方。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他无数的回忆与心血。
在阳城所有干部关注的目光下,宋江迈出了坚定的步伐,离开了市委大院。
他的身边没有任何人跟随,就跟当初他上任时一样,一个人来,如今一个人走。
这一次前往省里任职,宋江不准备带任何人,只带着司机罗羽。
由于这边的行李需要收拾,罗羽留在大院里仔细地收拾着,而宋江则打算一个人先前往汉江。
宋江升任的消息,早已如春风般传遍了整个阳城。
当宋江的车辆缓缓驶出市委大院时,令人动容的一幕出现了。
阳城的老百姓自地组织起来,他们从城市的各个角落赶来,为宋江送行。
街道两旁站满了人,他们没有吵闹,而是静静地拉着横幅,横幅上写着“感谢宋书记”
“宋书记一路顺风”
等字样。
每个老百姓的眼中都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高兴,为宋江能去更高的岗位施展才华而高兴;有期望,期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继续为更多的百姓谋福祉;也有不舍,毕竟宋江在阳城的这几年,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太多的改变。
坐在车上的宋江,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人群,眼中渐渐湿润了。
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深深融入了这座城市。
回想起刚来的时候,古城大街上显得破败不堪。
那时的街道坑洼不平,两旁的古建筑虽然到处都透露出古朴的气息,但在这气息之中却蕴藏着浑浊、破败与不堪。
街边的小店生意冷清,居民们的脸上也带着些许无奈与迷茫。
而如今再看现在的大街,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宋江上任后,立刻意识到了阳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这座城市的瑰宝。
他大力保护文物,亲自带领专家团队对古建筑进行详细的勘察与评估。
修缮古建筑的过程中,他严格要求施工团队遵循“修旧如旧”
的原则,不仅让古建筑恢复了往日的风采,还保留了它们独特的历史韵味。
为了给阳城的文化旅游打下坚实的基础,宋江四处奔走,争取资金与政策支持。
他积极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周边的老社区、老建筑也在他的推动下全部焕然一新。
老旧的楼房进行了外立面改造,小区里增添了绿化与健身设施,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老百姓们都知道,宋江书记在离开前,还大力推动地铁项目。
他深知交通对于城市展和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为了这个项目,他多次召开会议,协调各方资源,特意成立地铁集团。
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到施工,他都亲自过问,为老百姓的出行保驾护航。
老百姓们纷纷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叙述着宋江来到阳城做的一件件实事。
有人说:“宋书记来了之后,咱这古城的名气越来越大了,游客多了,咱的生意也好做了。”
还有人说:“以前孩子上学路远不方便,现在周边新建了学校,孩子上学近多了。”
原来不知不觉中,阳城有着这么大的变化。
和外地人聊天中,他们才觉,生活在阳城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宋江真正做到了让阳城的老百姓生有所育、幼有所学、学有所教、教有所成、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把阳城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从市委出来,短短五公里的道路,宋江特意让司机慢一点。
车辆缓缓前行,他看着窗外那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
这半个小时的路程,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人民才是我党执政的一切基石。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这句话在他心中更加深刻,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都知道今天是宋书记离开阳城的日子,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赶过来。
没有人吵闹,没有人维护秩序,每个人都默默的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