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牛家湾,薄雾如纱,萦绕在远处的山峦间,空气里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湿润气息。
一缕缕炊烟在牛家湾上空升起,经过一整夜的休养生息,村人们迎接着朝阳,开始一天的忙碌。
李逸还在睡,昨晚上大家实在是太热情了,知道他们准备离开,村里的兄长们、还有一些叔伯们,轮流来给他灌酒。
虽然身为修行者,这么点酒对他来说,与喝水没有两样,但是大家这么热情,实在是不好意思运转劲气将酒气化解。可是这样一来,这一世的李逸本就不擅长喝酒,喝了这么多,最终还是喝醉了。
依稀记得,好像还是夏嫣然背回来的。
房门被轻轻的推开,门口站着一道挺拔的身影,往里面看了一眼,又悄悄的掩上门。躺在床上的李逸缓缓睁开眼睛,转过头看了一眼门口。自己屋子里的动静哪里又能瞒的过他呢,就算是睡着了,该有的惊醒还是有的。
摇了摇头,还是有一些昏沉,眼神也有些迷离。不过,下一秒,眼神就恢复了清明。
“修行者还是好,这劲气也真是有用,至少酒精这玩意,说散掉就散掉了。”
喃喃自语两句,李逸起床,趿拉着布鞋,拿着家里的杨柳枝蘸着盐,来到院子里蹲在屋檐之下刷牙。清凉的盐水入口,让整个人都清爽了不少。
他环顾了小院,没有看到夏嫣然的身影,心里正有些奇怪。
这个时候,院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推开。
夏嫣然提着一个编得细密的竹篮子进来。今日并未身穿劲装,只穿了一身寻常的棉布衣裙,乌黑的长发随意挽起,几缕发丝垂下来,衬得她脖颈修长,肌肤在晨光下显得愈发白皙。
她步履轻盈,脸上带着一丝浅浅的、不同于往日清冷的柔和笑意。
“醒了?”看到蹲在院墙边上的李逸,夏嫣然眉眼弯了弯,将篮子放在院中的小石桌之上。
李逸转过头,看着夏嫣然一步一步的走进院子里,眼睛都没离开她的身影。今天的夏嫣然,实在是与以往不一样,一身粗布衣裳在她身上,李逸却觉得今日的她很美。
瞧着李逸的样子,夏嫣然笑了笑,“牛大嫂非让带过来的,刚熬好的白米粥,还有自家腌制的咸菜和酱瓜。”
李逸赶紧漱口,咕噜噜几口水将水吐掉,用袖子胡乱擦了擦嘴,站起身凑过去。篮子里飘出白粥特有的香味,搭配着清爽的小菜,让人食欲大动。
“牛大哥一家对我们家确实很好。”李逸嘿嘿一笑,很自然地接过夏嫣然递过来的盛好粥的瓷碗,又夹了一筷子脆生生的酱瓜放进嘴里,嚼得咯吱响。
“舒服!”满足的舒了口气,李逸道:“比在镇子上那些精细点心强多了。”
两人就坐在石桌旁的小凳上,对着简单的清粥小菜,吃得津津有味。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洒下来,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点,气氛安宁而温馨。
吃着吃着,李逸似是想到了什么,咂咂嘴道:“昨晚上,村里那些叔伯也太热情了,那自家酿的米酒,后劲可真不小啊。我好像也没喝多少啊,怎么后来就……”
她说到一半,忽然顿住,脑子里闪过几个模糊的片段。自己好像是夏嫣然架着他,在一片善意的哄笑声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
他猛地抬头,看向对面小口喝着粥,姿态优雅与这农家小院有些格格不入,但此时的气质又意外的与这里异常的融洽。
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询问,李逸试探问道:“昨晚是不是你,把我弄回来的?”
夏嫣然抬起眼帘,瞥了他一眼,那眼神里带着几分戏谑,又有点没好气:“不然呢?难道指望你自己爬回来吗?”
她放下碗,伸出三根纤长的手指在他面前晃了晃,“牛大爷,还有七叔公,村口的旺财哥,轮流给你灌酒,你来者不拒呢。散场的时候站都站不稳了,还嚷嚷着要给大家打一套拳助助兴。”
李逸老脸一红,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小声嘟囔:“有,有吗?我都不记得了……”俗话说,喝醉酒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帮你回忆喝醉之后自己的糗样。
“怎么没有?”夏嫣然学着他当时的样子,板着脸,粗着嗓子,惟妙惟肖得模仿道:“我,我没有喝醉,我李逸,行走江湖,什么酒没喝过,看我,看我给你们露一手……”
“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