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汗颜呐。”
说着,刘老爷还装模作样的擦了擦额头。
“吹捧就不必了。”
秦晋说道:“刘老爷平时多有照顾,我自是知道的。
今日我收了你的礼物,有什么事只管说出来便是。
只要是能做到的,我必不推辞。”
“好!
好!”
刘老爷大喜过望,“那我就先拜谢先生大恩了!”
“说吧。”
“先生,是这样。”
刘老爷讪讪道,“鄙人年轻时候也曾有过向道之心,妄图成为仙家……”
“你想成仙?这礼道居士又不需要介绍,你自己去申请不就成了?”
秦晋奇怪的看着刘老爷。
“不不不,不是这样。”
刘老爷连忙说道,“在下是想说,在下年岁见长,身子骨大不如前,腿脚有些不灵便了。
家人也是老的老小的小,不方便出行。
那每年的三元节普天大醮,都要了在下一家人的半条命啊!”
说着,刘老爷开始唉声叹气。
“并非在下不敬仙人,而是事出有因啊。”
“正好,秦先生一家三口都入了仙门。”
“在下便前来,想要先生为我家行斋。”
“行斋?”
秦晋愣了一下,“何为行斋?”
“啊?先生不知道?”
刘老爷也愣住了。
“的确不知道,那就说说吧。”
“好,好。
秦先生,是这样……”
经过刘老爷一番解释,秦晋总算明白是怎么回事。
礼道居士,还真有一个特权。
特权的名字就叫“行斋”
。
行斋,指的是有修为的居士,去普通人家里举办斋醮法事。
举办完斋醮法事之后,这家人便算是已经祭拜过三十三天众神。
每年的三元节普天大醮,不必再派人参加。
说白了,就是每个礼道居士可以保下一个原本必须参加普天大醮的人。
普天大醮是按户数出人,但也不是完全按照每户一人。
刘老爷家是大户,一家有近二十个人。
官府给刘老爷家的指标,是每次普天大醮必须出三人。
秦晋家的三人都是礼道居士,一共可以保下三个人,刚好可以让刘老爷家不参与普天大醮。
见到秦晋沉思不语,刘老爷咬牙道:“秦先生,今天送来的只是见面礼。
先生每次来寒舍行斋,都必有重礼奉上。”
说完,又补充了一句:“明年正月,秦先生若光临寒舍,鄙人愿再奉上纹银五百两,绸缎五十匹!”
秦晋稍加思索,便直接答应下来:“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