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那香味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记忆中乡村的大门。
信上说老屋后的枇杷树今年结果尤甜,颗颗饱满得像是小灯笼,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塘里的荷花开了并蒂的,宛如一对恩爱的恋人,在微风中相互依偎,诉说着绵绵情话。
那些鲜活的意象与楼下堵塞的车流重叠,叫他胸中涌起莫名的滞涩,好似有一团棉花堵在胸口,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
乡村的宁静与美好,与城市的喧嚣和拥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闻到没有?”
霜降忽然翕动鼻翼,那鼻翼如同灵动的蝴蝶,轻轻扇动,试图捕捉空气中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
“似是栀子花香。”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惊喜与疑惑,仿佛在这高楼之上闻到花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这充满钢筋水泥味道的城市里,花香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难得,仿佛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一份惊喜礼物。
夏至怔了怔,旋即失笑:“怕是错觉。
这三十四层的高处,哪来的……”
话音未落,一阵风果然捎来缕缕甜香。
那风像是一位神秘的使者,带着远方的问候,轻轻拂过他们的脸庞,带来一丝清凉与惬意。
他们循着香气探身,发现楼下空中花园的栀子花开了,白瓣子在暮色里像栖息的玉蝶,又似飘落凡间的雪花,纯净而美好。
更远处,城市边缘的田野融在靛蓝的雾霭里,那雾霭如同一条轻柔的纱巾,轻轻覆盖着田野,隐约可见农舍灯火三两点,那些灯火像是田野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勾起人们对田园生活的无限遐想。
在那灯火的映照下,仿佛能看到农舍里温馨的场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晚餐,谈论着一天的趣事。
“陶渊明若生在当代,怕是要对着无人机叹气。”
夏至指尖轻叩栏杆,那叩击声如同轻敲岁月的鼓点,每一下都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变迁。
“‘结庐在人境’固然风雅,可现今人境里尽是钢筋丛林,想要‘采菊东篱下’,除非在阳台摆盆栽。”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调侃,却也满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在这繁华都市的背后,是人们对自然与宁静的深深渴望。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渐渐远离了自然,那份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只能在回忆与想象中寻找。
霜降正要答话,忽见晏婷举着手机从楼梯间冲出来,发梢都汗湿了贴在额角,像一条条黑色的小蛇,狼狈却又带着几分急切。
“总算找着你们了!
韦斌他们在西区‘霓裳’咖啡馆发现件奇事——柜台后墙藏着幅民国壁画,画的是旧时城墙外的桃花溪!”
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好奇与期待,让人不禁也被她的情绪所感染,想要立刻去一探究竟。
这便是都市的蛊惑处:总在水泥森林的缝隙里,漏出一点往昔的桃源余韵。
就像在茫茫沙漠中发现了一片绿洲,虽渺小却珍贵,给在都市中迷失的人们带来一丝慰藉与希望。
在这繁华喧嚣的都市里,那一抹桃源余韵,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心中对美好过往的回忆,也给予了人们在现实中继续前行的勇气。
“霓裳”咖啡馆藏在西区老巷深处,仿佛一位隐居的高人,不轻易被人发现。
招牌是块未上漆的柏木板,墨字已被岁月啃得边缘模糊,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那木板上的纹理,像是岁月留下的皱纹,每一道都承载着一段记忆。
推门时铜铃摇响,那声音清脆悦耳,仿佛是时光之门开启的信号,霎时跌进满室凉荫。
空气里搅着咖啡焦香与旧书卷气,宛如一幅浓郁的油画,每一丝气味都是一抹独特的色彩。
那咖啡的焦香,醇厚而浓郁,仿佛能让人品尝到生活的苦涩与甘甜;旧书卷气,则带着淡淡的墨香,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
天花板吊着的黄铜风扇缓缓旋着,把灯光搅成粘稠的蜜液,那灯光如同金色的丝线,在风扇的搅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