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抽到“机油+槐花”
味,看到年轻的陈师傅在槐树下给齿轮上油,郑德山递来槐花饼的画面;有人抽到“面粉+煤烟”
味,浮现李建国大爷在食堂蒸馒头,蒸汽模糊了眼睛的场景。
“气味是最好的编剧,”
小逻辑说,“它能让观众自己走进故事里。”
有个女孩在“缝纫机樟木味”
剧场里哭了——她想起了去世的外婆,总在缝纫机旁给她做棉袄,樟木箱里藏着甜甜的糖果。
剧场的留言本上,最多的话是:“原来我不是在怀念味道,是在怀念那个让味道有意义的人。”
第一百四十二章槐树下的全息传声筒
全息邮局的“传声筒”
功能火了:对着老槐树的树洞说话,声音会被转换成老人们的语气播放出来。
小逻辑对着树洞说“想学好编程”
,传出郑德山的声音:“跟下棋一样,得一步一步来,急了就错子儿。”
有个在外地上学的姑娘说“想家”
,树洞传出张桂兰大娘的声音:“傻孩子,家就在你惦记的心里,想了就回来,我给你留着缝纫机旁的热乎座儿。”
树下的长椅上,总有人坐着和树洞聊天,像在跟老伙计们拉家常。
管理员说:“这树啊,早就成了大伙儿的‘心灵传声筒’,啥话都能跟它说。”
第一百四十三章棋盘上的代际和解局
ai棋友新增“和解模式”
:当年轻人和长辈因下棋吵架时,它会调出老人们的故事:“当年郑爷爷总说王爷爷‘臭棋篓子’,却每天等他来下棋;李奶奶总嫌张爷爷‘棋风软’,却偷偷给他的棋盘垫了棉垫。”
有对父子因“让棋”
争执,ai播放了赵大爷的录音:“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盘棋能让你俩坐在一起说说话——当年厂子难的时候,我们就是靠一盘棋,把心结下开的。”
父子俩突然沉默,默默重新摆棋。
棋盘旁的屏幕上,写着“和解步数”
统计,最多的一局下了12o步,小逻辑说:“每一步都是‘我懂你’的开始,比赢棋珍贵多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缝纫机上的光影记忆拼图
王姐的后代用光影绣做了“记忆拼图”
,每块绣布是一个老物件片段,拼起来就是完整的记忆角。
拼到齿轮时,会播放老陈大爷的“转……”
声;拼到顶针时,会浮现张桂兰大娘教王姐的画面。
有个老人患了中风,说不出话,却能准确指出拼图的位置。
当拼完缝纫机时,他突然流泪,护理员明白:他想起了当年给妻子修缝纫机的日子。
这些拼图成了康复工具,医生说:“针线和光影能唤醒大脑深处的记忆,因为那些记忆里全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