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他这个做父亲地说后面要给写剧本。
姜闻望着林有成,一脸十分认真地说道:“我真的特别喜欢你的这部《赎罪》,一开始看的时候就完全被吸引了,这个故事非常适合拍成电影。”
话说着,姜闻的目光又转向张国师,说道:“张导,你这是真的要和我抢”
张国师和姜闻也是老熟人,之前张国师拿柏林金熊奖的《红高粱》里面就是姜闻做的男主角。
现在两人都想要拍林有成的这部《赎罪》,不可谓不巧。
张国师也是知道姜闻的确是有一颗想做导演的心,毕竟他最初一开始也只是在剧组里面担任摄影师,可是他个人的确是非常喜欢林有成的这部《赎罪》,尤其是小说里面从儿童视角叙事依然细腻而犀利,他完全被林有成的构思给惊到了。
他和龚俐也讨论过,整个小说的情节就已经十分完整,按照小说的叙事结构去进行拍摄,就是非常好的本子,另外龚俐也很喜欢《赎罪》这个故事,非常希望能够出演林雨这个角色。
张国师望了一眼姜闻,说道:“我是挺喜欢《赎罪》这个故事的,你之前不是说打算拍王蒴的小说吗”
林有成知道姜闻这边是跟着刘晓箐,也和王蒴那边有来往,早在1991年就拿到了王蒴那部小说《动物凶猛》的电影改编权,后面也就决定执导自己的剧情长片,影片后来定名《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特别于1993年王蒴生日当天开机,甚至姜闻直接在现场拉出横幅:“阳光永远灿烂,蒴爷永远牛逼!”很显然,这也是因为王蒴那个时候在影视圈地位的注脚。
只是现在即便有去年的“王蒴年”,但就像现在的这部《赎罪》出来之后引发的文学圈地震,林有成的小说作品依旧是最火热的。
不说文学评论家们能够看得出来《赎罪》这部小说的牛逼之处,作为导演的张国师和姜闻自然也非常清楚林有成的这部小说究竟有多牛逼。
整个故事都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定,十三岁的孩子究竟是因为妒忌,还是误会,又或者是因为拥有丰富想象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透过窗户无意中看到的情形和有意拆开信件却意外遭到巨大冲击的成人字眼,成为了懵懂却自以为成熟的文学少女的情感与想象力的催化剂……
这样的故事里面的人性太过真实,尤其是后面林雪铸成大错的过程在煎熬着内心,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情节设计,精准的捕捉到了小说中最重要的现实与虚拟的界限,这如何不让这些导演疯狂心动。
他们同样也是看中这种人性的阴暗与撕扯。
他们很清楚这样的情节张力究竟有多大,甚至在他们脑子里都有想过结尾部分面临失忆的暮年小说家回到儿时的庄园看着孙儿辈演出了当年没有成功彩排和上演的话剧的设定,在荧幕上出现的那一刻一定相当有冲击力。
最关键的是这样的故事,不仅仅是戳他们的心脏,也非常戳三大电影节的兴奋点。
这样的好故事只要好好拍,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因为这个小说的情节都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底子。
查海泩瞧着张国师和姜闻这边都想要林有成的这部《赎罪》小说的电影改编权,心里十分佩服,不愧是林有成,不过他也觉得林有成这个时候肯定会很为难,毕竟这两人一道过来,这答应给谁都不好。
姜闻听见张国师那句话,不禁说道;“我现在是非常想要拍成哥的这部《赎罪》,故事真的太顶了!没得话讲,这样的故事只要给我拍,就一定能拿奖。”
一定能拿奖
这话还真说得有够狂妄!
电影想要拿奖可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一些真正的电影大奖。
说来其实当初林有成的那部《嫌疑人x的献身》,他也有想过拍摄,只是担心情节太敏感,后面侯晓贤改编小说拿到金棕榈大奖,他后看过侯晓贤的那部电影,是和他不一样的路子,他后面觉得换成自己拍《嫌疑人x的献身》可能都不一定能够像侯晓贤拿奖。
张国师不是像姜闻这样说这种大话的人,不过他也知道姜闻就是这样的性格,目光望向林有成,他也知道这件事终究还是要看林有成如何决定,他们这两人都没有一个先来后到,刚好赶在一起过来,这时间点也实在是有些巧。
“有成,我是有认真思考你的这部小说,如果要我来拍你这部电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