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学校的文学教授说道:“在我看来,林有成这篇《爱》的里面也有表达的是对知识分子人格的敬意,敬其对个人尊严与爱的超越肉身存在的完整性的追求。我很感动林有成同志所写的这个故事,冷静的叙事讲述了一个充满爱意,令人动容的悲剧故事,悲情的结局下看到的是老夫老妻间难以割舍的爱。”
一旁的余桦听见这话,也连连点头,很显然这也是他的想法,这里面的一对老夫妻都是音乐教师这样的知识分子,才会更加在意自己的尊严,无法接受自己毫无尊严地活着。
但是在余桦看来,对有些人而言,活着就是活着本身,活着本身就很痛苦,但是依旧还是要继续活着。
很显然,这些言论也是相当有道理的,自然也就会有人开始深思和讨论。
其实这些也是文学评论家们在一些文学杂志上发表的评论文章一样,他们对林有成的这部短篇是真的非常推崇,也是因为这个故事是关于知识分子衰老以及死亡面前,究竟会如何选择的故事,这里面的生命与尊严的话题也都非常值得他们讨论。
“在我看来,林有成这篇其实就是在分解、分析、细致、缓慢,像在用精密的仪器去审视、解剖老人的痛苦,关于“冰冷”,有比较酷的说法,“冷峻”,往负面来说则是“冷漠”,也许林有成作者想让我们讨论的就是按部就班地放弃生活、走向死亡,就是爱与人性吗?继续挣扎着活着,是不是也是可以?这些林有成里面并没有给出答案,而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在现实中寻找答案。”
另外也还会有人提出另外的观点——
“仅从身体讲,从来没有什么有尊严地老去,衰老就意味着一系列不堪,而所有不堪中的最不堪是失能。当一切需要依赖别人时,更多的不是对别人的挑战,而是对自己的挑战,对自己对尊严的让渡尺度的挑战。林有成同志在这部里面与温情绝缘,交代了那位妻子欲死之念,已经是对读者最大的怜悯了。至于老先生突然闷死妻子,是为妻子还是为自己,似乎没有太多讨论的价值,因为不解决问题。这当然不是有尊严的死法。他最后给妻子装扮出一个有尊严的死的样子,与其说是抚慰和欺骗他人,不如说是自欺。”
“这也就是需要讨论的,以残酷成全彼此的尊严和优雅,这是不是就是真正的爱?”
“冷静到冷酷的文字,讲述让人缓不过来神的故事。其实结局非常的意料之中,就是在等到底会是什么契机,但残忍,真的是太残忍了,可却又真真实实地爱着以及爱过。在妻子拒绝喝水被扇巴掌那一处,我印象深刻,很受触动。”
……
文学作品的研讨会就是如此,一些内容交流碰撞,在这个九十年代,观点碰撞还是非常激烈的。不过现在在林有成的这篇《爱》的作品研讨会上还是没有那么多的质疑和批判,更多的都还是推崇的赞美与肯定。
没办法,《爱》这个故事就是实打实地动人!
这些观点和看法都十分深入,很显然这样的作品研讨会就是会讨论得更加深刻,尤其是本身林有成的这部里面的故事内涵就相当深刻,人性也值得深挖。
虽然读者和评论家们会有不同的看法,但现在既然作者本人也在研讨会上,林有成也会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不过真正说起来,林有成对于研讨会上的一些讨论都还是很轻松的,毕竟不像以前路垚的那部《平凡的世界》在京城召开作品研讨会的时候,被批评的一无是处,路垚这位作者也被打击得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