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很显然,他们也都知道张伟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
其实也就是有读者想要知道林有成这部《暗算》后面捕风者的故事,一个个都在热烈地讨论着的时候,也会有评论家们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即便不知道实情,但也会就自己听说和看完的《暗算》发表一些评论文章。
就像之前在《作品与争鸣》杂志上盛赞林有成笔下黄依依这位角色塑造得相当动人的文学评论家张晖,就又发表文章写道:“神秘的701,也许捕风者要比701话还要更加神秘。”
“原本林有成的这部《暗算》就不同于前面的谍战,这一次颇有开宗立派,另写谍战题材,现在看来也许林有成的这部《暗算》本就只有听风者和看风者,至于捕风者的故事,很显然应该就是像《风声》和《潜伏》那样的故事,只是林有成并不打算写捕风者的故事,因为他前面已经写了,当然701的捕风者在五十年代,又或者是现在究竟还会又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些都是神秘不可知的,因此林有成也许就是特意不写701神秘的捕风者,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神秘,因为谁也不知道701的捕风者究竟在哪里,在做什么……”
……
除了《作品与争鸣》杂志上,另外的《作家评论》杂志上也有文学评论家发表看法,写道:“林有成的这部名为《暗算》,除了讲701里面的天才去解码,同时也是在讲701这个地方对于天才的暗算的一些影射,这也许是有封禁传言的原因,至于后面不写捕风者,也许是林有成这位作者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写捕风者,毕竟未知才是最可怕的。”
未知才是最可怕的!
毫无疑问,这样的说法也是十分可怕。
其实很多时候文学评论家们最擅长的就是分析和解读,又或者说是评论和脑补,尤其是对于作者的一些留白,总会试着去分析作者的想法和意图,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表达自己的看法,而这样的分析和解读,无疑在某种程度上也会让故事本身变得更加复杂。
就像是鲁迅家门前有两棵枣树,一棵,还有另外一棵都是枣树,也都想要分析这种表达是为什么。
现在自然也就会有文学评论家们在分析林有成为什么不写701捕风者的故事,自然也就会有评论家们认为林有成不写捕风者,除了因为文学圈子里面的一些封禁的传言,更多可能是701的捕风者本身就是神秘的,而不去写写捕风者,反而会让读者更加好奇701的捕风者。
毕竟连701这里面的听风者和看风者都已经是如此不可思议的天才,那么捕风者又该有怎样不可思议的天赋?
这样一种神秘感,是真正神秘不可知的,仿佛捕风捉影一般,根本就深不见底,一片黑暗,也是一片未知。
毫无疑问,文学评论家们这样的解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是让林有成的这《暗算》变得更加波澜诡谲,不知道究竟是《暗算》里面本就只有听风者和看风者,还是真的被封禁了,反正现在随着《人民文学》杂志社这边没有再继续发表《暗算》后面的故事,显然读者们讨论得更加热烈了。
各种说法也都出现,这里面也会有人接受,认为《暗算》本就只有听风者和看风者。
对于这样的讨论十分激烈,作为作者的林有成本人很显然也被一些文学评论家们的评论给惊到了。
当然,至少不是批评与质疑,另外的解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