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但耐人寻味。用“时间距离”阐述在视觉变换的不同感受,充满着哲理性的思考,一种关于人与人的思考,在朦胧美之外,是不尽的遐想空间,尤其是林有成对结局留白艺术的处理,恰到好处地赋予了故事更深远的意义,使得整个故事充满着更强烈的生命力……”
这样的一篇评论毫无疑问引发了非常多读者的共鸣,这也是他们心中所想,但是对于结局的留白艺术处理,自然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不说,林有成这位作者的在国内文坛的知名度,即便是这部《触不到的恋人》是新人作者所写也同样相当惊艳,因为构思太过精巧奇特了,现在又是林有成带来这样一部惊艳的《触不到的恋人》,文坛又怎么可能不热依。
可以说,随着《人民文学》这一期杂志发表,紧随其后非常多的报刊都有发表相应的评论文章,讨论评价林有成这部新的爱情《触不到的恋人》,十分火热。
在读者们看来,用亲笔写信的方式传递思想,是多么质朴的交流啊。
纸,笔,信封,邮箱。原始而美好的过程,而且他们连邮票都不需要,神奇地穿越时空,这只能是故事。
好像很不真实,但又很真实。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此时此地的字句,未来的彼时彼地再回头来看,不就是穿越时空么?就算没有别的读者,至少可以跟未来的自己分享曾经的灵魂触动。
又或者说不仅仅是感性的女性文学青年和评论学者对于林有成的这篇《触不到的恋人》的追捧,很多文学报刊都在转载,刊登相关的评论文章。
这些关于《触不到的恋人》的讨论在整个文学圈开始席卷开来。
这都是因为这部相当新奇,惊艳无比。
文学圈子的文学青年都在为林有成的这篇《触不到的恋人》感到惊艳,同样很多文学圈的大佬同样也都有关注林有成最新发表的这篇爱情。
文学青年的四周似乎都开始《触不到的恋人》这所围绕,关于故事结局的讨论交流声不断。
这样充满想象力的真实爱情本就让人着迷,现在却是这样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局,如何不让一众为之发疯。
真的就是发疯!
……
“为什么林有成没有交代最后的结局啊?林茵那封信寄出去之后,到底有没有挽回周贤啊?”
“是啊!为什么就不给出最后的答案啊?”
……
“我忍不住给林有成写信了,就是想要问一下他,最后的结局!”
“我也一样,我也给林有成写信了,他这个结局实在是有些过分,我一直都睡不着,脑子里一直都在想周贤的死亡,想要知道林茵的那封信有没有阻止周贤。”
……
“我很难受,很想知道结局,为什么林有成要给结局不确定的留白?这是真的让人揪心!”
“没错,林有成这个结局真得让人很难受,完全不同于林有成之前的《山楂树之恋》,老三虽然死亡,但那是明确的答案,可是现在周贤究竟有没有死去,却是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