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的闲谈(1 / 2)

    =====这两天连轴转,没灵感了,给大家说点儿其他的,明天终于轮到我休假,明天一定补上=====

    上面提到规避风险,这块儿我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我爸现在是种植药材,以前不是,以前他是承包工程,08年之后他进入到这个行业,11年之后正式承包工程。

    我以我们这个地方举例,的确不同会有差异,就是房地产建筑工人的工资,最高的时候360块一天。

    我爸做包工头那段时间,我记得14年那年他手下三十来个工人,到了17年是80多工人,年底发工资,我在家帮忙算账。这个数据我还是有些记忆的。17年这一年,工人工资我当时算账给发的是360一天。

    18年发的是350,19年发的是340,20年我爸就没干这一行了,这一年也是房地产发生问题的开始,这一年房地产几乎集体欠薪。

    现在建筑工人的工资是280一天,280是开给大工的,小工是150一天,我四姨夫还在这块儿干,所以我知道一些。

    我爸为啥最后突然转行了,这得感谢我一个远房堂伯,他是我们家里念书最好的一个,在浙江那边一个二本院校做大学老师,教的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

    18年的时候,他从浙江回来,我们在一起吃饭,我爸就跟说建筑这块儿效益开始下降了。那个堂伯就跟我爸说,让我爸想着别的营生,这个营生不会长久。

    然后他就说了关于美欧日这些国家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泡沫经济,以及浙江那边建筑工地情况,告诉我爸,我爸现在从事的行业,效益会越来越低。房子的产权七十年,全中国就那么些人,从改革开放盖到现在,也差不多了。

    我爸当时没听,19年他又干了一年,19年的年底新冠爆发,20年三月解禁,当时给个行业都不行,我爸才想到我堂伯的话,就打算直接离开这个行业,他想过干光伏,最后被我堂伯劝退了。事实证明,我堂伯很有远见的一个人,我二舅干光伏,就十分不景气。

    20年的年末,我堂伯再一次回家,当时我们有个邻居去世,我堂伯刚好在家,就跟着一起去凑热闹,饭桌上听到一个政策,国家要求保证耕地面积,城市化进程,好多耕地都荒废了。

    民以食为天,一个十四亿人口大国,耕地面积缩减,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基于这个问题,国家的政策,要求各村保证一个基础耕地面积,但种植的收益太低,没人愿意回去搞农业。导致的就是,国家政策下来了,梯田挖了建了,但耕地无法复耕,完不成上面的要求。

    我堂伯建议我爸呼应国家政策,我们这个地方刚好被称为中国硒谷,可以打着这个名号,加上政策扶持,种点儿经济作物,前景应该会不错。然后我爸就去村里走了一趟,村支书当时就保证了,只要我爸接手,政策肯定到位,前提是耕地种植占比,必须达到上面的指标。

    然后我爸现在就干了种植药材这一行,销路镇上给找的,成功转型,就现在建筑工地那个样子,我都不敢想,如果我爸一直死磕工地,结果会是啥样子。我和你不敢想,去年我奶生病,我们会面临怎样的困境。这真的就是应了那句话,知识改变命运。

    我堂伯是我们家的贵人,他们一家从我堂伯定居浙江之后,就一直在浙江,我们家起步就比较晚了,一直到12年之后,才真正走上正轨。

    因为12年以前,

最新小说: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九娘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不学鸳鸯老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火烧黎明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破怨师 背欺里火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