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公主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冰冷的刀锋,剖开了温情脉脉的表象,露出了皇权最现实、最残酷的内核。
张良娣听得浑身发冷。
她看着眼前这位不食人间烟火道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流淌在李氏子孙血脉里的,究竟是何等凉薄的东西。
玉真公主听得一知半解,但她抓住了关键的一点,眼睛一亮:“姐姐说的对!这样选出来的姑娘,心思肯定单纯!她爱上的,是皇兄这个人,而不是他的江山!多好呀!”
张良娣看着她天真的模样,心中最后一点不甘和忧虑,也渐渐散去。
或许,她们都是对的。
是她自己,想得太多,也太复杂了。
她看着这个自己曾经生活了多年的东宫,一草一木都无比熟悉。
这里曾经是太子的居所,是她夫君的家,也是她所有希望和荣耀的寄托。
如今,物是人非。
“姑姑教训的是。”
张良娣敛去所有情绪,重新恢复了那个端庄持重的模样。
“是我想左了。既然是为陛下分忧,我等自当尽心竭力。”
她站起身,朝着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郑重地行了一礼:“此事,便由两位姑姑主事,我从旁协助。遴选的标准、流程,还请姑姑示下。”
金仙公主满意地点点头。
她知道,太子妃是个聪明人。
大唐不能再出现任何丢脸的事情了。
叔嫂这层关系,更是要避嫌。
“标准,无非八个字。”
金仙公主伸出手指,缓缓道,“品行端正,样貌姝丽,身体康健,性情温顺。”
“至于流程,倒也不必搞得太过繁琐。先由各州府自行初选,将合适的人选画像与名录呈报上来。我们三人看过之后,再定下最终入京的人选,由陛下亲自过目。”
“此事宜快不宜迟,明日,我就让礼部草拟诏书,昭告天下。”
翌日,晨光熹微。
太极殿前的广场上,文武百官早已列队整齐,静候早朝。
新帝登基不久,朝堂的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肃杀。
那场血腥的清洗就在昨日,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铁锈味,钻入每个人的鼻孔,提醒他们如今坐在那至高无上之位的是个何等冷酷决绝的君王。
今日,龙椅空悬。
李璘并未上朝。
但这丝毫没有减弱他投射在这座殿堂之上的威压。
丞相李林甫立于百官之首,身形微躬,双目低垂,老态龙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