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 第577章 让大秦的百姓识文断字

第577章 让大秦的百姓识文断字(1 / 2)

大秦日报从开始售,就受到了大秦上下所有人的追捧。

毕竟大秦日报可不仅仅是刊登朝廷的政策,各地的时事,

还有刊登各种农耕技巧以及娱乐的小说故事,而且有时还会刊登一些工厂的招聘信息。

因为简体字目前只有少部分人在学习运用,所以大秦日报用的文字还是以大秦小篆为主

不过,大秦日报有一个版面,是专门用来教授后世文字的。

这个版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大秦小篆文字跟后世简体字的转换翻译。

下半部分,则是教授后世简体字的拼音拼写。

可以说,这大秦日报还具备一个自学文字的作用。

如果是以往让百姓识文断字,肯定会有不少人反对。

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让百姓识文断字了,民智就打开,不利于统治管理。

再一个,在他们看来识文断字是阶级的象征,是一种特权。

如果让百姓识文断字了,会对他们的地位造成威胁。

早前嬴政和朝廷官员也是这么认为,而且还干出了“焚书坑儒”

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事件!

虽然嬴政砍杀的是一些炼丹的术士,跟儒生没什么关系。

但他焚书确是事实,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百姓的思想控制,压制言论,消除民本思想,让百姓成为顺从的农民。

但是自从他去过后世之后,看到了文盲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性,就改变了以前的想法!

虽然仍旧是要控制百姓的思想,但是必须得让百姓识字!

要不然百姓怎么知道,大秦日报刊登出来的政策信息和农耕技术?

而且报纸的刊本来就是为了控制民间思想和舆论的,要是百姓不识字,只是听别人说,万一说报人再曲解了报纸上的意思怎么办?

毕竟嬴政可是看过了此后两千多年的历史,很多时候,朝廷明明布的政策是利好的。

但是被一些世家大族给利用的好事也变成坏事了!

为什么华夏历史上的造反一直不曾间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朝廷的信息没有传达到民间!

明明是减免赋税,却被当地权势说成了增加赋税。

百姓本来就快活不起了,这不是逼着人家造反么!

虽然让百姓识文断字,可能会造成一些不稳定性。

但是嬴政相信只要朝廷的布出来的政策是利好,再加上强有力的监管,百姓一般也干不出造反的事。

而且,他通过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看到,华夏的百姓是很能隐忍的。

只要不是实在被逼的没办法,但凡能吃饱穿暖,就算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会造反!

再者,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进步的,没有思想的碰撞,国家展只会止步不前。

一直吃老底子,不思进步被挨打消灭的例子,在历史上可是比比皆是!

嬴政既然知道了后果,自然不会让大秦再步入后尘!

跟着嬴政一同前往过后世的蒙毅,王贲,尉缭等大臣自然也是看到了其中的厉害!

在集合了后世一些国家能快展的原因,所以最后制定了免费教育的政策!

但是目前学校的数量还太少,短时间内还无法让大量的孩童入学学习。

就算是有了足够的学校,孩子才占总人口的多少?

所以让大秦百姓脱盲,仅靠学校是不够,必须要有一种更为广泛的手段来让百姓识文断字。

恰巧这个时候大秦日报成立了!

大秦日报传播面广,影响力大,价格也便宜,正好可以利用起来!

报纸的专属版面,不但可以帮助百姓识文断字。

还能让那些一直使用小篆的人,逐渐了解学习后世的简体字!

所以,报纸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所有人的追捧。

上至权贵富商,下至贩夫走卒,每当报纸行,都当成了宝贝!

就算是没有能力购买的普通百姓,也会以村庄为单位买几份,相互传阅。

可以说,报纸的行引了大秦全面的学习浪潮。

以往每天干活回家吃完饭就开始造孩子,现在吃完晚饭也不急着造孩子了。

再加上咸阳城很多道路都点亮了路灯,很多人晚上吃完饭拎着小

最新小说: 回到汉朝当大佬 九娘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背欺里火宿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火烧黎明 不学鸳鸯老 破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