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奉诏登基(2 / 3)

闱为中宫皇后,直接入住坤宁宫。长子李界为秦王,因年龄幼小,暂时住坤宁宫的配殿。

宣王为丧事主管,王右相等人大力配合,齐王也表态站队,其他人谁也不敢放肆。陈宣帝大殡非常顺利,继辉元年二月初九,先帝安葬。全国守孝,禁一切娱乐,过了五七,丧事才算完毕。宣王向新帝报了完结,治丧的官员各自归位。

随后,新帝委托太后出面,以旧制处置后宫的妃嫔和旧宫女。

太后仁慈,把愿意出宫的大龄宫女和女官放归,允许带着随身财物,另发放安家费用。不愿意出宫的,自梳留任原位。五十岁以上的太监,有劳动能力的调任闲职,身体不好的发放安家费,送到翊善坊的安置院抱团养老。

有子女的妃嫔,年长些的都送到子女的府上别居,允许带着随身财物。纪德太妃向太后告别,她有意随儿子去封地养老,太后准了,送给她一些金银,依依惜别。两人处了近二十年,双方还算合拍,前尘往事如过眼云烟,以后的日子就是养老。

长孙禾苗来见太后,她如今也是太嫔了,虚报了年龄,要随着儿子出宫养老。儿子年龄不大,但有王府和封地,她出宫就是王府的老太君了。太后对禾苗的心情很复杂,她是三舅父的名义上的义女,是先帝讲条件,硬讹上来的。

不过,这些年,她倒是循规蹈矩,没出什么幺蛾子。运气还挺好的,生了皇帝最小的儿子,河东王李萃。她来辞别,太后也很客气,不拆穿她的虚抬年龄,反而赏赐了一些金银。

禾苗接过赏赐,谢了恩。犹豫再三,鼓起勇气道:“娘娘对禾苗恩重如山,禾苗临行前有话说。”太后心中不耐烦,面上还得客气地听她说。

禾苗道:“禾苗命苦,父母是江浙一代的小农户,家里种了十来亩水田。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生活平淡祥和。可是人到中年,又生下一对龙凤胎,本是祥瑞双生。

偏偏遇上江南水灾,庄稼欠收,官府为了救灾,加增人丁税。家里实在困难,父母一商量,就把龙凤胎扔到河边弃养了。”

皇后看她一眼,不知道她到底想说什么。禾苗继续说那个故事:“男孩死了,女孩被一个来江南买茶叶的商人救起,养到六七岁,卖给牙行,后来到安国公主李筹府里当差。”

禾苗也发现太后有些不耐烦,赶紧长话短说:“安国大长公主包藏祸心,看妾有几分姿色,对妾大加培养,准备送到皇帝身边当眼线。进宫之后,发现皇后娘娘管理严格,妾不敢轻举妄动。转年生下儿子,有了底气,干脆远离安国公主,不听她使唤了。”

听了禾苗的话,皇后恍然大悟,时过境迁,她也不想追究了。只随口问道:“原来如此,就是不知道,安国大长公主意欲何为呀?”

禾苗道:“公主与段驸马感情不和,婚后不久,驸马奉命去西北打战,早早死在战场上了。二人只有一个女儿,昭帝念女儿年少守寡,封安国长公主的女儿当了威德县主。威德县主也有一个女孩,长公主想让外孙女当下一任的皇后,所以让妾到宣帝身边,留意要立哪个皇子为太子。”

太后笑道:“后来,哀家当了皇后,生了八皇子。他是唯一的嫡出皇子,继位的可能性最大,不是吗?”

禾苗点头:“就是八皇子出生太晚,与威德县主的女儿年龄不般配,皇后娘娘又与安国大公主一脉不亲近。这些年,安国长公主一直想找机会,想让大皇子重回都城,争一争皇位。事成之后,两家亲上加亲,让威德县主的女儿嫁给大皇子的长子,当下下一任的皇后。”

太后都气笑了,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不过,禾苗既然这么说,她倒是要留意一下这个三皇姐,看她还能继续作什么妖。

刑部把华四海的审理记录和判决书呈上。皇帝看了,华四海交待,他没有想害先皇的意思,他所谓的仙丹不过是噱头,其实是他爹配方的清心丸。先皇的心疾本就是疑难病症,治愈的机率很低,随时可能龙归碧海。

心疾难医这一点,得到太医们的认可。但是仙丹里除了清心丸的成分,还加了水银、铅粉、雄黄三样,造成先皇慢性中毒。华四海虽然无心害先皇,这些丹药的确加速先皇病情的恶化,恐怕是难辞其咎。

再往下看,华四海确实干许多缺德事,哪有什么医者仁心。因为他,多少病人因拖延或用假药落下残疾,甚至失去生命。

最新小说: 少帅你老婆又逃了 异界妖僧系统,但我没穿越啊 诸天从小阴间开始 快穿:实力统子在线摇人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父女都爱小青梅,这婚离定了 制皮百年,我成了魔门巨头 彩礼十万,你给二十万什么意思? 重生镇魂街:在异界成为魔王 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