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醒过来的时候,人就在龙州的梁王府里。从那时起,她再没见过跟王善一相关的人。进宫后,一直圈禁,也没亲眼见过皇后。
宣王和齐王相对叹气,现在终于知道了当年所有事情。六皇弟实在是缺德,人王善一老老实实的跟你过日子,你再不喜欢,也不能给关到后院的破房子里。最后,还纵容一个妾室把王妃给谋害了,这还算是男人吗?
宣王殿下道:“陛下,云才人这个女人实在不是什么好东西,您把这样一条毒蛇放在后宫,可要万分小心,别叫她害人啊。”
皇帝点头:“大哥放心,云才人有才无德,罪该万死。可是,她在龙州帮百姓渡过旱灾和雪灾,活人无数,也有点好处的。”宣王面露讥讽,这是有意袒护。
皇帝咳嗽了几声:“云才人在后宫这些年,发明了不少新式的工具和农具,对东陈的工业和农业都有帮助。勉强可以将功抵过,以前的事就别提了,朕入皇陵时,会责令云才人陪葬,不会让她继续害人的。”
几位王爷点点头,如此说,也就罢了。
梁王妃卢氏中了催眠术,也把知道的事情吐露了:皇后十有八九就是前梁王妃王善一,先是三皇兄家的女儿女婿有些疑问,写信给王爷,想了解一些情况。梁王临终前好像发现了什么,只是来不及把回信写完,直接陷入昏迷。
皇帝想知道那封没写完的信,卢氏交待:吾女娇娇病危,需要皇后与张大夫救治,皇后一则厌恶梁王和曾秀云,二则也怕自己的医术暴露,引起有心人的怀疑,如何肯医?万不得已,只能把那封信送给皇后,以这个秘密相要挟,求她救娇娇一命。
皇帝叹口气,看着叶拿嘉士:“原来如此,问她,六皇弟最后那封信上写的是什么内容?”
卢氏想了一下,才道:“那封信根本没写完,先写新城县主的称呼,又写了两句:侄女所问之事,六叔不知怎么答复。现知道青衣君当年未死,证据确凿。青衣君手背上有青黑色火焰胎记……”
再问什么,这两位确实是不知道,怎么也说不出来。幸亏叶拿嘉士没有往穿越、异能方面多问,他对那些事情完全没有概念,一切问话都是皇帝说的内容。反正,皇后就是青衣君,就是前梁王妃王善一,这件事几乎是板上钉钉。
皇帝叹口气,卢氏没犯什么大罪,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估计也活不了几年了,就别要她的性命了。但是,她知道皇家太多的秘密,也不能让她再出去胡说八道。命人给梁王妃卢氏吃下疯人药,然后送她回了故里,交给儿女赡养吧。
曾秀云晋封慧贵妃,还送回住处,派一组暗卫负责监视,严加看管,让她愿意做什么就做些什么吧。她每拿出一样发明创造,就给她一笔钱,可以委托暗卫送往她两个孩子家里。一旦皇帝归天,怕此女泄密,必要新晋贵妃殉葬。
最后,皇帝对三位兄弟道:“朕感觉大限快到了,太子的人选早已确定,就是皇八子李茂。他身体康健,外貌端正,品行无大碍,文治武功也勉强。他是唯一的嫡出皇子,对朕也还算孝敬,即位是名正言顺的。一直没有对外公布,是心里有许多顾忌。”
几位王爷心中有数,对看一眼,果然听皇帝道:“一来,汝南王氏发展得太快,要人脉有人脉,有财帛有财帛,让朕心中有隐隐不安。二来,皇后聪明强势,心思深沉,茂儿又单纯懵懂。朕就怕早早定了茂儿的储君之位,皇后为了安稳自己儿子的地位,出手伤害其他皇子,甚至,对朕下手。”
宣王大着胆子问:“陛下,您打算怎么处置皇后?是置之不理,是揭穿治罪?还是秘密处决?”
皇帝想了好一会儿,才道:“皇后跟朕一场夫妻,不至于非要她身败名裂,她出了事对茂儿也有影响。还是秘密处决,对外就说是病逝。她死后,以皇后的身份入葬皇后陵,也算死后有哀荣。”
宣王又问:“陛下,这倒也可以,可皇后那些亲戚怎么处理?”
皇帝道:“到时候,把王善先调到滇北的姚州当刺史,让白建平制约他。长孙宇、长孙远年龄大了,让他们致仕回家养老。长孙宙也退休,回都城监管起来,让他儿子接班,派去个副手制约一下,估计没什么大事。”
齐王道:“陛下,除了长孙一族,皇后还有些其他人脉,要不要收拾一下?”
皇帝道:“都说树大好乘凉,皇后活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