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低调发育(1 / 4)

太子一一应了,目前他能做的都做了,曲氏死得亏,安排了曲氏子弟的前程做补偿。

罪魁祸的十四皇子也遭遇天遣,人死不能复生,总是要向前看的。

父皇有一点说得对,十九公主再不好,也是自家妹妹,皇室贵女,总不能因为一个臣女受侮就杀了吧。

王雪再好,不过是个臣女,何况也没怎么样啊,名声稍稍受损。

有太子撑腰,王家还有钱,嫁应该还是可以嫁的,最多找个门第一般的人家就是了。

太子对这些儿女之事并不看重,父皇说什么是什么。

他忧心的是国事,其实东陈今年的情形很不好,几个大旱的州郡都乱了,一直向朝廷要救济。

偏偏鱼米之乡的江南与两湖还涝了,粮食比往年少三分之二。

灾区免了赋税还行,要救济,实在是无粮可拨呀。

都城的粮食也紧张,粮价持续高涨,很多人家的家底都空了。

王元娘的小庄园,今年全种上了山楂树苗,小是小了点,这玩意耐旱还好养活,就是还得等两年才能有收获。

长孙夫人的两处庄园果子没成,不过果树下种的南瓜、冬瓜、葫芦、地瓜之类的长疯了。

边边角角种的萝卜、白菘、大葱长得也很好。

小北山今年是旺收,自从二青来这边安家,连空气都透着灵秀的感觉,再没有原来荒山秃岭的干巴气。

更是风调雨顺,顺应时令,山上的果子比往年更多更好,山下的地瓜、洋芋也长得特别争气。

就连山崖缝隙里的小草,都长得格外精神。

福寿山上种的果树苗子,成活率很高。

王元娘还让王雷负责,从椒笋行收集来大量的香料种子,培植大量的花椒苗、八角苗、小茴香苗,准备明年在山上栽种。

花椒自然没有蜀地的好,八角也比不上桂州的,不过这东西一旦结果,产量大,还是个一劳永逸的树种。

卖不上高价,族人自家用是没有问题的。

明年还得买一些茶树苗,这福寿山自从三青来了,气场都好了,空气也润了,种些闽地的红茶树种,再种些江南的绿茶树种,应该也不错。

还是老法子,能卖就卖,卖不出去就自家喝呗。

王雷在家守孝,由白建平代管青州事务。

青州本是好地方,很少有旱涝,多少年风调雨顺的。

潜秀山今年特别争气,头一批果树开始结果了,第二批因为苗大,有一部分也挂果了。

地瓜、洋芋、黄豆更是大丰收,险些没把人累死。

良玉办的潜秀养殖厂也成功,光猪都有几万头,鸡有两万只,一多半是母鸡,这边的孩子们最喜欢天天去捡蛋,捡一百个就能得两文工钱。

牛有一万多头,驴也有七千多头了,牛和驴最实惠,平常主要吃草,下了小畜好好养着,逐渐增加。

农忙时能干活,加喂些料,老了时逐批宰杀,肉也好吃。

凤凰峪的茶树今年第一次采秋茶,质量还行,能通过安东二部卖出去,换一些煤炭和木料回来。

昌乐山庄里办了牧场,养了许多牛羊和驴,那两千老兵现在主要负责养这些,昌乐山没有草,需要花钱收草料,人工饲养。

活儿也不算累,每天按时按点喂了,早上让牲口打个滚儿,就没什么大事了。

吃完饭去野地里割草,农忙时上潜秀山帮忙。

王霆还拿定了主意,昌乐山庄的牛和驴,在农忙季节,可以租给农人干活儿。

要求得用些好草精料喂养,忙完后给草料作为报酬。

农民们觉得划算,收完庄稼本来就有许多秸秆,家里的孩子们没事也可以去割一些草,拿这些当报酬,比自己家养牲口省多了。

因此都愿意来租,也夸王大人仁义。

那些老兵闲的时候,就筛洗山上挖出来的矿砂,把那些小石头渣子收集起来,一桶一千贯的价格卖给王善惜。

王善惜从姐姐那里知道了宝石的秘密,她隐瞒矿石的来源。

只是让手下人在阳光下一点一点翻找,把宝石的原石找出来。

那些人要问,她都说是从西域买回来的,要是多问几句,就会得到狠狠的训斥。

她目前还没有掌握宝石加工技术,都是送给姐

最新小说: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 随母改嫁随军,我在家属院当团宠 这真不是机械飞升 地窖里的朱元璋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抢红包成修真大佬,反手葬送仇家百年基业! 诡道毒仙 朕在红楼当暴君 天黑请点灯 星尘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