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
英王和尚书左仆射杨大人是亲兄弟,这两家过得特别富有。
秘书监的杨大人家里就一般了,全靠着杨氏宗族的帮扶,他家的甄夫人可是个河东狮吼的人物,给她当儿媳,不大好过呢。”
广平郡主才是个十七岁的小女孩,只会看表面现象。
现在听了母亲说那些堂姐们的婚姻情况,惊得睁大了眼睛。
吴王妃道:“霞儿,你不要以为自己出身好,是金枝玉叶就不愁嫁。
实际上婚姻全是凭运气,男人的出身是一方面,其实外貌很重要,品行更重要。
母妃虽没见过王家公子,礼部王侍郎是知道的,他家夫人虽是丧母长女,运气好得很。
王侍郎家里没有纳妾,家风清正。
你父王说了,人家父子三进士,从科举入仕,有真才实学的,这就是好出身,不比那些官宦世家差。
而且,你父王说,王家看着不显山不露水,这几年经营得极好,家资巨富。”
广平郡主听了,心里开始活动,这样说,这人家是不错。
又听她娘道:“你父王相中他当女婿后,着人打听了,先太后过七十大寿时,寿礼中出现的孔雀、鹦鹉、牡丹、大珍珠,可都是王家出手的,还有冬日在都城热销的蔬果、花草、宠物,也都是王家出产。
看这架势,应是能持续的收入。
算起来,再多几年,要压过韩五娘的买卖了。”
广平郡主小嘴微张,王家这般有钱呢,怪不得父王相中了王家。
别以为她小,什么都不清楚,生在皇家,肯定比别人想得多。
皇祖母不喜欢父王,从来都是冷淡的,什么补贴也不给。
父王对母妃也是淡淡的,母妃年轻时做了那些荒唐事,她多少心里也有点数,以后的事谁说得准呢。
父王当不上太子还好些,这辈子就这样了,要是当上太子,再登了基做皇帝,母妃的命运可就难说了。
自己这个所谓的嫡女,会跟着倒霉,还是水涨船高,都不敢想。
广平郡主想到这里,悲从中来,父王相中了王家,直接就去跟皇祖父说,赐婚了,由不得自己反抗。
不管是天堂还是火坑,不都得跳吗?
吴王家宴客厅正面向大门方向,一般宴男客,从旁边的回廊进去,与大宴客厅背对背的这个宴客厅,宴女客。
虽说笑声相闻,却是见不着面的。
后厅里曲夫人和女儿见了广平郡主,行常礼,郡主笑道:“夫人太客气了,我是晚辈,当不得夫人的礼。”
说完,也回了一礼,看了一眼王雪笑道:“这是王雪妹妹吧,长得真俊俏。”
郡主客气完,请曲夫人坐左排第一案。
曲夫人趁机打量自己未来的大儿媳妇,个头中等,身材还算匀称。
皮肤白嫩,团团一张脸还带点婴儿肥,大大的杏核眼水汪汪的,鼻子长得最好,高挺秀气,嘴巴小小的,耳朵像元宝,嗯,挺有福相。
不愧是郡主殿下,打扮果然高贵:梳了时下流行的椎髻,戴了花团锦簇的头冠,穿了红色的广袖衫,系了一条绣了牡丹的红裙。
整个人显得特别精神,很有皇家贵女的气派。
王雪随着曲夫人对赴宴的那些人微笑点头致敬,众人也回以微笑。
然后在左排案入坐,王雪跪坐在母亲下。
在座的都是都城里有头有脸的夫人,更有那些公主、郡主、县主,因吴王夫妇的面子,大家欢聚一堂,有说有笑。
忽然,右边席面上有一个不到二十的贵女站起身来,挑衅地对广平郡主道:“霞儿,听说父皇给你指婚了,是礼部王侍郎家的长公子。
这位长公子名不见经传,听都没听说过,更没见过,今天要是来了,是不是请过来,咱们看看。”
吴王妃一看,原来是她的小姑子,贺才人所生的十四公主,虽然年龄跟广平差不多,辈分却大一轮。
十四公主的母亲贺才人出身还行,娘家以前出过宰相的,年龄又比父皇小很多,比较受宠。
这位公主就有些骄狂,一贯爱掐尖要强,挑弄是非,没几个人喜欢她。
到了这个年龄,也是找夫婿的年龄,自然爱跟别人攀比。
吴王妃皱眉,本朝男女大防并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