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与人做妾。
所以,臣自然不愿意小女做妾。
幸得太后与陛下通情达理,皇后娘娘看他们的脸面,并没有在这件事上难为臣。”
吴王道:“本王也是这么想的,结亲是结两家之好,不能强求。
二皇兄身体不好,其实是个好人,他事前不知道,要是他知道,也不会同意的。
本王现在想知道,令公子是不是也信奉长孙家的祖训,四十无子方纳妾?”
王侍郎道:“本来是的,不过要是能娶到殿下的金枝玉叶,那是三生有幸。
无论有何情况,一生都不纳妾,即使无子,过继兄弟和妹子家的就行。”
吴王朗声大笑:“好,咱们一言为定。
本王是个急性子,回去王大人就找人来下聘啊。”
王侍郎点点头,看吴王今天一本正经的,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原来真是一件好事。
他不是迂腐之人,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道理。
能给亲王当女婿,王雷算是交了好运,儿子的前途就不用操心了。
至于站队,他也很欣赏吴王殿下,正好希望跟着他的战车。
吴王又道:“去年秋天,父皇给本王定了封地,是鲁地的青州和相邻的密州,本王正准备先安插上自己人去主政。
本王现在协理吏部,回头本王就嘱咐一声,破格录用,让本王女婿王雷去青州做刺史,他弟弟王霆去密州做郡守。”
王侍郎大喜,又有些犹豫:“殿下呀,您的美意下官心领了。
可是,本朝一直以来沿用前朝创建的科举制度,上百年了,早就有了定规。
两榜进士前十来名,一般能进翰林院,从六品的翰林学士做起,少数的破格进入中书。
其他的按规定,都是外放到各县当县令,运气好的,做从六品的上县县令,条件一般的,做正七品的下县县令,特别没门路的,还有做从七品的县丞呢。
一下子就坐到刺史或郡守,没有资历,怕众人不服,御史也得参奏呢。”
吴王大笑:“任官无非是天理人情,那是本王的女婿,去帮本王管理封地,谁说也不好使。
你放心,本王会亲自跟父皇禀告,这件事过了明路,就没人说什么了。
说不得,父皇一听霞儿要嫁人,还得给个郡主或县主封号,给一大笔嫁妆呢。”
两人说着,抚掌大笑,两人都觉得对方甚合心意。
王侍郎回家,就让人去小北山把两位公子接回来。
两位公子不知内情,还以为家里生了什么大事,快马加鞭连夜返家。
等回家了,王侍郎吩咐摆家宴,有重要的事要说。
等王侍郎把事情一说,曲夫人先是一愣,后来就忍不住咧嘴笑了。
这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口渴有人送蜜瓜呀。
夫妻两人都高兴,两个儿子的前途稳了,一任官,就是州官级别,到老了,怎么也能混到正四品。
曲夫人更乐地是,王雷竟能给吴王殿下当女婿。
连她这个没什么见识的后宅妇人都知道,吴王是一字亲王,协理吏部,有实权的。
生母还是德妃的份位,出身高贵,有可能夺嫡的。
他的嫡出大姑娘肯定要有封号的,很大可能是郡主,儿子这郡马爷当定了。
往远处想,要是吴王夺嫡成功,到时候,自己的长子也借点光,妻贵夫荣,弄个驸马爷当当。
吴王亲自去面见他父皇,说了这事。
皇帝静静听了,想了一下,点点头:“行吧,你们两家愿意,朕还能说什么。
这日子过得真快,一转眼,连霞儿那个小丫头都要定亲了。
朕的这些皇孙辈中,霞儿最懂事,比她那个不着四六的娘强多了。”
皇帝下旨,加封六孙女李仙霞为广平郡主,指婚给礼部侍郎王善先的长子王雷为妻。
皇帝旨意一下,吴王府里一派喜庆。
皇帝加封吴王的长女为广平郡主,这是一个信号,皇帝对吴王还是认可的。
只有太子的女儿或比较得宠亲王的长女,才有可能被封郡主,其他的女儿多为县主。
将来,吴王就是成不了储君,也会是铁帽子亲王,值得巴结。
吴王妃在府里大摆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