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的堕落,超凡脱俗。画家除了对红林保持某种程度上的温暖,剩下的全都是荒岛孤独的压抑存在了,并非画家不喜欢平易近人,但是画家明白要艺术只能坚守灵魂的纯真,艺术是不能存在一丝一毫的俗气的。画家带着红林一起到林海林业局的周边山岭树木森林中采风,必须随遇而安,要有魏晋风骨的精神,要脱离世俗的生活束缚和羁绊。好像画家说过,红林母亲年轻的时候绝对是个美人,但红林不相信妈妈是美人,她觉得妈妈满嘴大黄牙,还抽大烟袋,有时还和张思瑞一起抽劣质的旱烟,味道好呛鼻子,这怎么能算美人呢?美人至少莺莺巜西湘记》,李香君之《桃花扇》,杜丽娘之《牡丹亭》,杨玉环之《长生殿》,甚至在红林的记忆中,鬼兰才是所谓意义上的‘女神’。
化简呵呵笑,所以美啊很贵!
“大吗?什么样的美才能永恒呢?”
“不画啊!”
“我想画山水画。”
“怎么不画油画呢?”
“颜料太贵了,画油画吃不上饭。”
画家知道不能和红再深入下去了,孩子在对饥饿的恐惧,误导他对美的理解,还是去采风,在实践中让他一点点领悟美是什么?何以为美?如何让美永恒的存在?美太易逝去消散了,美会飘散,美是弥足珍贵的。眼睛看到的是丑陋的,但在画笔下又散发出美的灵魂,这就是艺术,也是美的表现。画家一直在全国各地采风,寻找灵感,准备参加全国画展。这段时间,画家创作出了不少作品。关于雪国中的灵感创作。工会中的画室是冷清寂寥的,空空的屋舍里有一烧煤的铁炉子,上面永远有一铁壶,是给其他办公室烧开水的,这也是工会主席张思睿给画家争取的取暖福利。连接一t字形的铁桶烟囱,直接把排烟口伸出到窗外,在寒风彻骨的冬日里,任凭雪花飘飘,下几天的大雪,画室里也保持暖暖的温度。
条件是艰苦的,但还是给了画家创作艺术的空间和支持。画家教红林先从最基础的素描开始,他学的很认真,画鸡蛋,画炉子,画房子,也画弟弟妹妹们。当然了,红林从西游记中找到了些创作灵感,喜欢画牛魔王,画狐狸精,画双头狮,画大鹏鸟,不喜欢画唐僧孙悟空,但喜欢画佛祖,画玉皇大地,画嫦娥的时候,他突然不知道怎么画了,嫦娥是什么样的美人呢?红林印象中的鬼兰太像嫦娥了,于是名义上画嫦娥,实际上画出了嫦娥飞天奔月的神话故事。这是画家先生所说的美吗?这是内心的情愫吗?红林心里有些乱了,脑海中突然有两个字“风流”,是“风流”,就是艺术所说的灵感吗?红林想到舅舅黄玉民,按照舅舅的形象,安在后羿身上不就行了吗?对,舅舅也不是个凡人,也是天上的天罡地煞,他得熬生命的苦被贬下凡吃苦来了。画完了之后送给了舅舅。当时黄玉民哗哗的流泪,这不是鬼兰附体吗?自己又被外甥变成了射日的英雄。
红林画画进步很快,有些不复杂的宣传用品,干脆画家交给他完成。画家只专注于所谓的大写意创作了,偶尔得加班加点儿为主席写领导要的材料。张思睿看到儿子能成上海大画家的助手,觉得儿子将来也能成为齐白石,徐悲鸿。
“红林,你最喜欢画什么呀?”
“爸爸,我也要画大写意,大台上的杜鹃花。”
“ 大台子下的峭壁,每年春天都开满了金达莱,是好看,有两公里长的杜鹃花带,白雪皑皑,大台子下的河开始融化,只有春天冰雪融化的季节才能看到这雪国绽放的映山红。”
“爸爸到底是杜鹃花啊,还是金达莱映山红啊?”
“全都是,都没错。”
画家反而静静的听父子俩的心灵对话,很美很美,但还不够啊!画家心灵里似乎苏醒了,他要在雪国中找到纯粹的东西,北国的春天更适于用油画的概念,创意写意表现出来,这里没有徽派,皖派,徽饶古道黄山派的细腻。南方的山水画和北国的是不同的,但油画比山水画更能展现北国春天的美,画家到北方采风,收获是巨大的。北国的春天,黑土地在春天里散发出芳香?
“红林,你需要多读读文学作品。”
“画画和读书有何关系呢?”
“红林书画一体啊!”
“画是意境和达到的境界,读书是画画的基础,不读书画不出永恒的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