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需要文化课的,土壤孕育的。大上海的画家,大上海的数学老师,大上海的文学教员,都是这山里的孩子们的老师,这是他的幸运,又是时代的必然。
“李老师,美不会消失的。\"
“到哪里寻找?”
“到山外的山里去,山外的山里肯定有更美的存在。”
不知什么时候,红林开始想过去的鸭绿江,想过去的小江南的一切,春江水暖鸭先知,鸭绿江有红林童年的一切美妙存在。跳进江里游泳,有时一不小心就游到对岸,根本不用担心饥饿的问题,有红薯吃,有最美味的明太鱼。黄玉佩常常把一网网的明太鱼晒成鱼干,难忘的味道,香瓜、李子、糖心苹果。红林那时老向爹张思睿抱怨,但爹会耐心的向儿子解释,这里有发展,现在苦点以后会幸福的。问题出在哪里?都是苏联,是苏联!三年自然灾害,中国为了抗美援朝,向苏联贷了款。苏联变得和美国人一样傲慢,苏联已不是列宁斯大林的苏联,是修正主义的苏联。在三年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中国还是还了苏联的贷款。
山里人是幸福的,因为山里的山上土地肥沃,有各种山野菜,伐完树林之后的开荒地,第一年可以收获最可口的绿萝卜,最饱满的大白菜,最大个的土豆子,森林里不受灾害影响。
奇怪现象发生了,林业局里突然会画画的画家多了,这些画家都是拖家带口的,艺术不当饭吃。在孩子们的哭闹,老婆的讥讽声中,艺术无地自容,艺术不能当饭吃,艺术现在更不能当钱花,饥饿让一切丧失了美的感觉,包括爱和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