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献皇后刘娥,是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和影响力的女性政治家。】
【她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仁宗赵祯的养母和实际上的摄政者。】
【后世常将她与汉代吕后、唐代武则天并称。】
【但她有称制之实,却无称帝之心,被誉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能和这两位并称,这刘娥不得了啊!”
和熹皇后邓绥坐不住了,十分惊讶地说道。
没想到,这宋朝竟然还有这么一位权后?!
【968年,刘娥生于蜀地,出身微寒,自幼父母双亡,由外祖母抚养长大。】
【她聪明伶俐,学会了一门谋生技艺击鼗(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乐器),并嫁给银匠龚美。】
【因生计所迫,龚美带她到北宋都城汴京谋生,迫于贫困,龚美打算将刘娥卖掉。】
【恰逢当时还是襄王的宋真宗赵恒(原名赵元侃)听闻蜀女才貌双全,便将刘娥召入府中。】
【赵恒对刘娥一见钟情,宠爱备至。】
【宋太宗赵光义得知儿子迷恋一个出身低微的民间女子,大为不满,勒令赵恒将刘娥逐出王府。】
【赵恒不忍割舍,便将刘娥秘密安置在亲信张耆家中,幽会长达十余年。】
【这段时期是刘娥人生的转折点,她利用幽居的时光,博览群书,研习经史,从一个才艺佳人蜕变为一个通晓古今、富有政治智慧的女性。】
“没想到宋真宗这厮还是一个痴情皇帝?”
秦始皇嬴政啼笑皆非,很是意外地说道。
他的印象中,痴情皇帝貌似只有汉宣帝刘询、汉光武帝刘秀等人。
没想到宋真宗这个把“封禅泰山”搞臭的家伙,也来了一个深情人设!
你说这扯不扯?
【997年,宋太宗驾崩,赵恒即位,即宋真宗。】
【他立即将刘娥接入宫中,此时的刘娥已非昔日歌女,她性情沉稳,处事圆融,与后宫妃嫔和睦相处,深得宋真宗信任。】
【1007年,郭皇后去世,宋真宗决心立刘娥为后。】
【但以宰相寇准、李迪为首的朝臣们强烈反对,理由仍是“出身微贱”。】
【刘娥的侍女李氏被真宗临幸后,生下一子赵受益,即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刘娥将这孩子据为已有,对外宣称为自已所生。】
【这即是后世“狸猫换太子”民间传说的历史原型。】
【但史实中并无“狸猫”换太子的戏剧性情节,刘娥也并未加害李宸妃。】
【1012年,凭借“生子”之功和宋真宗的坚决支持下,刘娥终于被立为皇后。】
“什么?!”
“朕的生母是李宸妃?”
天幕下,宋仁宗赵祯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傻掉了。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对他冲击实在是太大了,让他难以接受!
【刘娥天资聪颖,记忆力超群,在宋真宗晚年多病时,开始协助处理政务,“周谨恭密”,逐渐成为朝廷决策的核心人物。】
【1022年,宋真宗驾崩,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
【年仅十三岁的仁宗赵祯即位,刘娥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成为北宋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刘娥称制的十一年间,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
【她停止宋真宗后期劳民伤财的“天书”运动,将“天书”随真宗一同下葬,减轻财政负担。】
【她慧眼识人,重用王曾、吕夷简、鲁宗道等贤臣,政治清明。】
【她认可并推广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四川的流通,具有划时代的经济意义。】
【她还重视农业,治理黄河水患,造福民生。】
【严惩贪官,完善科举制度。】
【她执政期间,国家安定,经济发展,为后来的“仁宗盛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若是没有能力,她也坐不稳这个位置!”
唐太宗李世民表情淡定,点了点头说道。
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女子,哪一个不是惊才绝艳之辈?
更何况是临朝称制掌握天下大权的太后,如果没能力的话早就被干掉了!
【随